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加强作业管理需多方合力
□葛丽霞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双减”之下,重新审视作业功能,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构建高质量、体系化、校本化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更新观念有所作为。
  首先,教师对新时期作业的功能要有清晰的再认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作业的功能进行了窄化,认为作业就是对课堂知识技能的巩固练习,简单、随意地给全班同学布置相同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学生的作业要求是以完成和正确为导向,忽视了作业的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双减”下教师应更新作业观,明确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三个基本理念,即素养导向、标准导向和激励导向。明确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素养。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作业目标与评价目标。通过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其次,学校要有构建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的意识与能力。作业之所以成为学生的负担与教师布置重复性、机械式作业有很大关系。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作业设计看成一项需要好好研究、单独训练和提升的能力。个别教师采取题海战术,导致学生作业量过多,所以教师虽然天天布置作业,但作业质量根本达不到难度、类型等方面有科学性,更做不到不同学科间的作业体系互相关联,因而学校要有构建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的意识与能力,可以把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
  再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专项业务指导。作业设计、布置、批改等环节都需要好好研究,如何布置与相应学习时段适切的作业也是教师们应该加强研究的方面。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除了提出压总量与控时间等一些初级要求外,更应提出调结构、提质量的深入要求,及时给教师们下发参考指南,开展市区校三级专题培训与教研,切实加强作业管理。
  总之,解决作业管理处于失效与失序的实践困境,提升作业管理能力,需要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各自承担好自己的职责,以形成高效运作的完整闭环,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质量、体系化、校本化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