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让教育回归本质
□付 彪
  教育部日前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的答复。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中小学外语课时占比低于语文等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科目课时比例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外语6%—8%等。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9月25日《潇湘晨报》)
  有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提出关于“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在考试中占分比重”的建议。按照该代表的说法,英语学习有必要,但没必要占用那么长的时间;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从小就增加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个建议无疑是中肯的。
  有教育人士表示,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英语这么多年,但许多学生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英语教学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对确有需要的人来说,英语也只是一个工具,如对外交流、科研需要等;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需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英语。
  “降低英语教学比重”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但在“全民学英语”的当下,无论是建议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还是改革英语考试占分比重,都是对过度重视英语的一种纠偏。多年来,学生学英语已从中学提早至小学、甚至幼儿园;升学、晋级、评职称等都要看英语成绩,虽然可能工作与英语并不相关。“降低英语教学比重”,无疑有利于让教育回归本质。
  教育部在答复中明确,现阶段外语统考安排,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但我们相信,在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会辅之以配套的机制设计。如鼓励支持高校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高考科目与成绩要求。
  同时,相关领域的改革也应一并推进,促进英语学习回归理性。如一些高校将毕业证发放与四六级成绩挂钩,一些与英语无关的岗位晋升职称需要考英语,这些都应破除。让英语回归到“有用的语言工具”,让真正有需要的人去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只是基本了解,这才是英语教育的应有定位。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