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教育要有边界意识
□王军荣
  一高三学生给媒体来信称:我们班主任告诉我们,所有微信朋友圈都要向她开放,还要定期查看谁又恢复了屏蔽功能,搞得大家都不敢发朋友圈了。前几天,我悄悄地又把她屏蔽了,她就打来电话很含蓄地问“这段时间在干啥”,朋友圈怎么看不到你的动态了呢?是不是不小心按错了朋友圈向她开放的功能。(9月5日《中国青年报》)
  当下,许多老师都成为学生的微信好友了,一方面方便和学生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学生的朋友圈动向,从中捕捉学生的信息。但如果老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朋友圈,弄得学生很是焦虑,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是有边界的,老师应该把握好权力边界、教育边界。
  学生发朋友圈,有的是为了分享,有的只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老师对于学生的朋友圈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学生发什么是自由的,最好的做法是看在眼中,不要插手。如果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或者做了影响到学习的事,需要老师管的事,老师才去管,且要讲究管理的办法,不能想当然,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看似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对,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老师要做老师该做的事,发生在学校里的事,发生在课堂上的事,老师觉得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老师才需要去做。不需要老师做的,不要什么都管,一方面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教育本是艺术,不是管得越多效果越好。更重要的是,学生有着独立的人格,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他们的事情自己会处理,连朋友圈发什么都要管,谁会喜欢这样的老师?
  教育的事从来都不是简单化能够解决的,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手机,一些学校用砸的方式管理,结果肯定是管不好的,即便是中学管好了,到了大学,没有养成自律意识,学生仍旧可能会沉迷于手机。总之,教育要有边界意识,这是对教育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