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目标细化问题引领情境创设
——谈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德育指导
  □张 莉
  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不断融合,小学教师开始调整以往的教学方式,期望学生在掌握基础道德与法治知识之余,形成高尚的品德素养,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色,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指导,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发展。
  细化目标内容,把握德育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南,一般来说,教师会按照教学目标上的内容,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安排,以便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满足目标的要求,切实提升教育实效。因此,在德育背景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意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价值,主动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德育方向,实现德育目标。
  例如,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在设计目标前,教师先对教材和教育大纲进行分析,指出“爱国精神”等内容是本节课的教育重点,随后,教师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自强不息的美好品质,使学生了解“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过程与方法:透过讲故事、小组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传统美德,传承我国的传统美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力于构建美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爱国精神。
  问题引领,启发德育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上的德育元素,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便学生在探讨问题中,逐步汲取教材上的德育养分,从而在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成长。
  比如,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发挥问题的作用,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先为学生设计“你对吸烟有什么认识?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等问题,使学生在探讨这些问题中,对“吸烟有害健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随后,围绕“喝酒有害健康”的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喝酒会带来哪些危害?喝酒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哪些疾病?”等问题,促使学生基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建构。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吸毒危害的图片和新闻等,并让学生回答“吸毒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吸毒对家庭有哪些影响?”等问题,让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之后,教师再设计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认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认识到“远离烟酒、毒品”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运用多媒体,强化德育意识
  尽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上有许多德育元素,但是如果教师直接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会降低学生的理解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通过直观画面,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德育知识,从而增强对道德素养和良好习惯的认识。
  例如,在《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增强德育渗透的效果。为了让学生认识古代的科学巨人,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呈现张衡、李时珍等人的故事,促使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对这些伟人的科研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融合,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使学生在强化民族自豪感中,主动形成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面临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抵御生活中的诱惑,保持自己的初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德育教学,将德育放在关键位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初中)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