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核心素养下美术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石旭东
  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美术表现。在美术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要注重教学关注点、教学方法及作业设计,以生为本,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新体系。其中,美术作业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形式。
  课前设计提问导学拓宽自主学习空间
  图像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传播与交流工具之一,具有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图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随处都能看到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读图”时代。因此,具备图像识读素养,是学生获得多元信息、提升审美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的基本需求。美术课前,教师通过图像启发、问题导向等方式,预留美术作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主动探究,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美术内涵。
  中小学美术教材中设置了一系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如《保护我们的精神文明家园》《家乡的艺术》《复制与传播》等。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陕西文化遗产中图像符号具有的原发性、原始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特点,设计课前导学、研学方案,布置以“陕西本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报告,引导学生开展文化溯源、图形符号收集、创作思路梳理等课前预习活动,拓展自主学习空间与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化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中观察深入研讨培养学生创意表现能力
  在课前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的基础上,抓住学生个性思维进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精神、图形符号与美术语言结合,创新表达,尊重其美术语言的独特性,鼓励原创。教师从内容、构图、线条、色彩、创意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识,提升造型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追求创新意识的自觉性。
  结合我校版画工作坊教学特色,以工作坊带动课堂教学,以陕西本土文化为切入点,运用少儿版画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力。例如2021年5月,我们以“探寻陕西人文精神家园,感受关中文化艺术之美”为主题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院,通过讲解文化背景、学唱华阴老腔、挖掘艺术元素、教师示范构图等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热情,进行现场版画写生制作。
   课后整理归纳提升深化审美情感体验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自我整理、归纳和提升的过程。回到学校课堂后,再次组织学生以关中民居建筑、雕刻等为素材,各小组自选主题进行二次创作,完成了关中拴马桩、铺首衔环、石狮门墩等一系列精美的作品。延伸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同时使学生在艺术创意、表现形式上有了提升。
  课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美术的方式改变生活。可以动手装裱自己的美术作品作为家庭陈设,美化环境;可以赠送亲友,联络感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拍卖或捐赠。
  美术作业是学生美育过程中发展图形解读能力、创意思维培养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环节。课前设计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理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课中采用观察认知、讨论交流、提炼素材、突出主题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解读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美的发现、感悟和体验,通过艺术活动与实践,发展学生艺术表现与创新能力;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挖掘身边健康、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艺术元素,逐步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今后的美术课教学中,笔者将寻求更多解决美术作业问题的途径,努力设计出更多美术作业的新形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丰厚学习体验。
  (作者单位:陕西石油普教移交管理中心长庆八中)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