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用易懂语言剖析初中化学专业术语
——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例
  □高 昊
  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是初中化学对溶液的分类,饱和与不饱和是溶液的两种状态,所以这种分类的标准是溶液状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叫法,学生读起来不是那么顺口,至于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就更为不易。
  关键在于理解“饱”与“不饱”
  饱和溶液的理解关键在“饱”字上,饱和溶液就是溶剂将溶质“吃饱”了,即溶剂溶解了最多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关键在“不饱”这两个字上,不饱和溶液就是“没吃饱”的溶液,说明溶剂相对多余,能继续“吃”溶质,所以不饱和溶液即溶剂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综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就落实在“吃饱”与“没吃饱”之间。不饱和溶液的溶剂还能继续“吃”溶质,要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可让溶剂将溶质“吃饱”,直到无法再“吃”一点儿溶质,显而易见,增加溶质就可以,直至增加到溶质无法溶解;也可以从溶剂方面着手,用蒸发的方法减少相对多余的溶剂;还可以从温度方面考虑,温度对溶剂的溶解能力有影响,一般温度越高,溶剂的溶解能力越大,温度越低,溶剂的溶解能力越小,不饱和溶液就是溶剂还有继续溶解溶质的能力,降低温度,让溶剂失去继续溶解溶质的能力,可以转化成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溶剂“吃饱”了溶质,要将其转化为溶剂还能继续“吃”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采取减少溶质的方法,明显是行不通的,因为溶液中的溶质都是以微观粒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无法取出。可以从溶剂方面考虑,一是增加溶剂的量,加入的溶剂可以继续溶解溶质;二是通过升高温度,增大现有溶剂的溶解能力,使溶剂能继续溶解溶质。
  由此可见,溶液状态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温度和溶剂的量有关,抛开温度和溶剂的量,研究溶液的状态是无意义的。因此,在定义溶液的状态时,前提一定要强调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原本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如果还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原本就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用溶剂“抛弃”溶质来理解结晶
  结晶过程是在饱和溶液中发生的,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吃饱”了溶质,结晶就是让溶剂溶解的溶质与溶剂分离,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饱和溶液的溶剂溶解能力减小,原来溶解的溶质无法继续“待”在溶剂中,只能从溶剂中出来结为晶体,好比溶剂“抛弃”了溶质,而要让溶剂溶解能力减小,一般是降低温度。也可以理解为,饱和溶液的溶剂离开,离开的这部分溶剂原来也溶解有溶质,这部分溶剂离开后,溶解的溶质无处可去,只能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要让溶液中的溶剂离开,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所以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一般就是降低温度和蒸发溶剂。生活中蜂蜜出现结晶现象,就是降低温度导致的,一旦温度降低之后,蜂蜜中的溶剂溶解能力降低,溶质结为晶体。此外,生活中海水晒盐的原理就是蒸发溶剂,海风吹、太阳晒使得溶剂离开之后,溶质氯化钠无处可去,就会以晶体的形式存在。
  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不必拘泥于课本中的实验,课本是用氯化钠溶于水和硝酸钾溶于水来演示的,两个实验均有三个以上的操作过程,且每个操作之间都有密切联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操作中容易顾此失彼,较难理解固体溶解与不溶解的原因。另外,课本文字着重强调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原因,关于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叙述相对很少,只是在硝酸钾溶液结晶的解释中一笔带过。如果在通过课本氯化钠和硝酸钾溶于水的两个实验演示基础上,能用溶剂“吃饱”和“没吃饱”溶质、溶剂“抛弃”溶质来解释,用海水晒盐和蜂蜜结晶现象解说,学生领悟起来会相对容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扣概念的字面意思合理剖析,充分挖掘概念的内涵,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消化晦涩的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辅助教学,而且能让学生重新认识化学,主动增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初级中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