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注重物理实验教学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仲军社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物理实验恰好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精确的表达能力、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抓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结合多年物理教学实践,提以下三点建议。
   设计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对探究物理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浮力产生的原因”时,笔者使用塑料饮料瓶和乒乓球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将盖有瓶盖的饮料瓶底部剪去,装半瓶水并倒置,放入乒乓球,球上浮;再将盖子拧掉,瓶中不装水,仍将瓶子倒置,放入乒乓球,球堵住了下面瓶口,用杯子从上面快速往下灌水,球怎么也浮不起来;接着迅速用手堵住下面瓶口,乒乓球立刻浮了起来。学生被实验过程吸引,我立刻提出问题:为什么堵住瓶口后乒乓球浮了起来?学生很快掀起了一个学习的小高潮,开始讨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其原因。最后,有学生提出水压是产生浮力的原因。整个过程由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度高,所以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参与了探究过程,提高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注重分组实验,开发探究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教师要做好分组实验的科学引导工作。
  1.探究实验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实验思路和方法、器材选择及使用、实验过程设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思路和方法。比如平面镜成像实验,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要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判断实像和虚像,由于学生对实像和虚像的本质区别还不清楚,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小孔成像实验中为什么成的是实像,是如何进行判断的?由此使学生明确,判断实像和虚像的方法能否用光屏去承接像。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提出可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因为玻璃板本身可以反射成像,同时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另外一个和成像物等大的物体和成像物体的像是否能够重合,若重合便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水的沸腾实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的观察,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平面镜成像过程中,像的大小、虚实、物距和像距有什么规律?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明白了探究的目标,同时也锻炼了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多做课外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多做课外实验,以及勤动脑、多动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立足教材内容,将学习和生活、科技相结合,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如学完“电动机”后让学生用永磁铁和漆包线制作电动机;学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让学生制作土电话;学完“光的反射”后让学生制作潜望镜,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后让学生制作小孔成像照相机等。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我会让学生演示并讲解制作过程,以及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广泛涉猎生活中感兴趣的科学实验和内容,随时关注科技的发展,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探究方法一旦形成,便会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
  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