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好课不要“配合” 拒绝“表演”
□田玲
  学生“配合”老师,成了许多教师判断上课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家习惯于以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对答如流评价一节好课,不少老师也沉浸在这种虚假的成功里,沾沾自喜。殊不知,这种一帆风顺的“配合”,实际上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没有什么意义。
  原本“配合”这个词在汉语里的意思,一是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二是机械或仪器上关系密切的零件结合在一起。从第一种字面意思上看,老师和学生分工合作来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似乎没什么不妥的。可实际上,要让学生配合老师,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学生是被动的,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了“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附庸。
  语文课堂教学,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师生之间基于教学文本的相互对话。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不一样的状态,即便老师有相同的预设,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也是绝不雷同的。因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
  例如肖培东老师执教《春酒》时,请学生朗读题目并说出为什么这样朗读。有的学生读得低沉,因为想要表达浓浓的怀恋之情;有的学生读得爽朗,因为想要表达对春酒的喜爱之情……也有读了说不出所以然来的,肖老师便指导体悟,看似配合不默契,却在对话中有所思、有所感,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种“不配合”比“配合”更有效。
  语文课堂教学,老师要用问题之石,激起学生思想之湖的涟漪,引导学生走向文字的深处,读出自我,读出问题,读出思考,体验到阅读的精神愉悦。如果一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文本深处,被文本中的人、事、景、情、理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成为文中的某个角色,或者联想起生活的某种情景,有所触动,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更有价值。
  执教《背影》时,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朱自清和父亲两年多都不见面,他逢年过节不回家看望父亲吗?为什么他父亲的信里充满了矛盾?我们要认可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价值,并借着契机讲一讲这对父子的过往,学生便豁然开朗,原来,他们之间有矛盾有隔阂,也有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体会思考时,会不由自主联想到自身的亲子关系,所思所感水到渠成,文本思考更深一层。可见,老师的教学任务,不是硬要牵着学生,奔向自己教学设计中预设的结论,而是需要结合生成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反复体味、反复思考中,让学生获得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悟。
  课堂上,老师一问,学生就齐声回答正确,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学生确实“配合”得很好,可是,这样的“配合”又有多少意义呢?如果老师的问题对学生有启发,有价值,值得思考,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还可能产生质疑。这样的教学,也许学生“配合”得不好,但却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评价一节课的优劣,用学生是否“配合”来评价,太过于肤浅。我不否认有些公开课是在“表演”,但我看到的多数公开课仍是真正的原生态课堂教学。
  有底蕴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复制的。想要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老师如果没有反复读文本,没有认真深入思考,没有“目中有学生”的教学理念,没有找到引导学生的有效抓手,即使依照他人的课堂“剧本”“表演”了,或者反复“排演”了再去“表演”,哪怕学生“配合”得很好,“表演”得很热闹,也绝不会上出“剧本”的效果,上不出学生深入文本、自我解读的效果,当然,也绝不会成为真正的语文好课。
  因此,好的语文课堂,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体现的是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体现的是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的是老师处处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体现的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愉悦地阅读、写作、体验、感悟和享受。好的语文课堂,不需要“配合”,更拒绝“表演”。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