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媒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科学配置美术学科的教育资源,研究提高教学整体水平的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汲取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的资源,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借助自然资源丰富课堂素材
大自然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提供充足的素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同时对美术元素拥有敏锐的触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操场,或者学校附近的公园,从自然中寻找符合美术教学的生活媒材。教师借助自然媒材引导、教育学生时,应该强化学生对生活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而形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观念,不做踩踏草坪、乱折树枝的行为,让学生拥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
例如,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树叶形态的美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不同树木的树叶,将其在全班传递,让每名学生都有触摸、观察树叶的机会。教师要在学生传递、观察树叶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让学生联想以往还看到过哪些树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见过的树叶画出来,以小组的方式相互鉴赏交流。随后教师让学生比较自己见过的树叶和课上展示的树叶,梳理树叶的不同形态,让学生发现大自然创造的不同的美。在活动中,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联想、互动、探究等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
多方联动提供保障
考虑到小学生的阅历较少,理解美术知识时会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挖掘生活中可用的美术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是否可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教师与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良性沟通渠道,从多方面推进美育宣传工作,让家长提高美术对学生能力与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职能,借助报刊、网络、宣传栏、电视等渠道,提升美术教育的宣传力度。教师应遵循学校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要求,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方法。
在美育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小学并没有关注美术教育,也没有为美术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在缺乏专业美术学科教师,以及多媒体设备、美术器材的情况下,难以发挥生活媒材在学生能力与意识导向方面的作用。据此情况,学校需要为美术教学的开展加大投入,为其基础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在教材齐备、专业美术教师与教室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活媒材在教育方面的效果,给予学生合理、科学的引导,促使学生拥有对美术元素较强的触感,逐渐形成美术学科素养。
将生活媒材与美术课堂巧妙联系
针对小学生专注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借助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可以从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媒材,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课堂知识。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教师要将生活媒材与课程内容巧妙联系起来,让生活元素的出现不会显得突兀,同时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究、理解教师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某次教学中,教师问学生想要的汽车是什么样,让学生根据想象进行绘制。因为学生本身对车的外观有一定了解,通过与生活媒材的联系,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在绘制中思考、想象,逐渐提升其创新意识。
美术教师需要基于学生能力培养需求,调整教育工作重心,从生活中挖掘美术媒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利用媒材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课题: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生活媒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GH21Y0720)。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咸阳市秦都区沣东办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