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农村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赵 莉
  初中学生独立意识较强,渴望表现自己,但思想不够成熟,表现出一定的叛逆性,需要家长、学校及时沟通和正确引导,尤其在学业、交友等问题上,班主任要与家长达成共识,保持教育理念一致,携手培育合格中学生。在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由于不少家长外出打工或者教育理念落后,很多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陪伴,如果家校合作不到位,不仅学业成绩难以提高,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多种心理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向上的品行。为此,班主任需要实施有效策略,使家长真正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做学生教育的有力推手,家校共育,提高教育质量。
   转变家长理念,筑牢合作基础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工作推进困难,效果不理想,和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知识素养、教育理念、经济能力等有关,但大多数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抱有充分信任和尊重的态度,渴望得到班主任的科学指导。因此,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造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引导。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召开部分家长参与的微型家长会,创造与家长见面的机会,一方面把学校、班级的管理理念带给家长,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有更充足的时间就学生教育进行沟通,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激发家长的教育主体意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各项管理,让家长在参与管理中增进对家校合作的认识,理解认同学校、班级管理的理念。无论采取何种合作方式,都要本着转变家长教育理念,使其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一致,同时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沟通目的要明确,二是尊重和信任家长。
  形成成长型思维,巩固合作成效
  一些农村家长对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或者完全交由学校,或者干脆隔代管理,没有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造成亲子关系淡漠、孩子逆反心理严重等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学生性格及心理发展。因此,在实施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要向家长传递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形成成长型思维,使其有效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快乐陪伴,科学引导。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尊重信任孩子,同时,要教育学生体谅家长,多做家务,多和家长沟通交流。这期间班主任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家长与学生共同努力,促成和谐友爱的教育氛围。为了构建更加积极高效的家校合作环境,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学校举办的相关课程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让家长在微信群里展开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优化家校成长型思维和教育理念,推动家校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巧用家长智慧,创新合作模式
  班主任不能低估家长的智慧,要本着尊重和信任的原则,遵循交流提高的宗旨,巧用家长智慧,创新合作模式,提高教育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将家校合作与网络技术联系起来,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优化合作质量,增进家校教育的相互融合。同时,班主任要有效融合各类教育资源,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使各种教育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均衡发展。
  农村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对促进初中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性,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增进与家长的沟通,获取家长支持,使家长有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推动家校深入合作。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