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解读课标微变化用好现行统编教材
□王 静

  2022版新课标颁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新课标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质量、跨学科学习等相关维度提出了新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的界定在原文字前加上“国家通用”几个字,变化甚微;原课标中的四个教学理念变成了五个,值得研究;把“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放在课程理念的首要位置;新增六个学习任务群、关注学习情境、注重质量标准……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一线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围绕“变与不变”也衍生出了一些疑惑,许多老师质疑:课标变了,教材是不是也要随之变化?时间这么紧,不出版新教材,旧教材能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原来备课确定三维目标,现在变成了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实?
  基于以上疑问,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新课标的变化是对2011版课标的优化,新旧理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落实新课标一定是在准确把握旧课标理念的基础之上去关注这些微变化,而不是凭空而起的开天辟地。之所以说是微变化,是因为有些理念是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时已经关注到了的,是基于教材创新课堂时已经触及的,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是语文教学发展和深化的必由之路。下面,以小学语文四年级统编教材为例,谈一谈如何在统编版教材的使用中落实新课标。
  紧扣单元要素,落实核心素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在使用教材时要充分引导学生阅读篇章页,明晰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什么。通过对篇章页的研读,我们不难发现,篇章页的设计和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篇章页,首句先用王维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配图山色空蒙中小舟一叶,远山近水晕染出一片诗意。开阔的意境引申出的审美感受为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下面两句提示语,“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单元内的《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无一不是意境深远、文质兼美的优质范例。篇章页指向明确,单元内文本编排巧妙、非常耐读,教学中围绕单元要素和人文主题引导学生读深读透,那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会自然生发,水到渠成。
  理解编排用意,用好课后习题
  统编版小语教材课文后设计了详细的阅读指导,为课标中“阅读鉴赏”各学段目标的落实提供学习引导。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2.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1.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2.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从单篇课文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的设计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指导。从单元提示语的角度来看,又是落实“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这两项语文要素的抓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它又是学生阅读品味、读中思考、积累语言、丰富表达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起到了指引作用。
   用好阅读链接,促进整本书阅读
  新课标提出整本书的阅读要求,统编版教材中设计了为数甚多的阅读链接,起到了启蒙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作用。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后阅读链接《燕子窝》选自苏联科普作家比安基的《森林报·夏》,《普罗米修斯》课后阅读链接是根据袁珂的《神话选译百题》相关内容改写的一段文字。这些链接基于课文阅读,相继推荐相关文段,之后再给出整本书的信息,相近的阅读素材有利于学生基于已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理解,也使得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阅读欲望得到激发,阅读视野得到延伸。教材基于课内链接课外,从片段到整本,指导作用清晰可见。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是对课标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统编版教材这一载体有许多可挖掘的秘妙,只有领会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读透教材对课标的“诠释”,才能合理使用教材,才能扎实落实课标。
  面对新课标,语文教学必须不断优化与超越以满足新的定位。这种优化和超越与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合理使用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明确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对标解读教材;纵向分析,对接学段目标,读懂教材整体编排;抓住单元要素,横向对比,明确单元设计的递进与互补;优化教学策略,关注课标微变化,创新教学策略。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