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
□张 丽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学生既能感受到比以往更多的快乐,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养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的有效性设计。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掌握“双减”内核优化教师教学方式
  “双减”更注重学生在综合素养和学科思维方面的培养,也就是不能依赖于教师的教授,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教师通过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团结协作,进一步促进科学分工、构建学习模型。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节课时,教师为了有效增强学生对y=kx+b、y=kx函数的理解,可以设置分层学习任务。首先,分析正比例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联系与区别。其次,通过观察k、b值的变换,认识图像的各种形式。最后,通过两道课堂检测题当堂巩固新知识,学优生在小组内分享收获,并为学困生解决疑惑。学生既能在数值的变换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又能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到培养,核心素质得到提升。
  领悟“双减”内涵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双减”的内涵是让学生减少课后作业,减轻学习负担,并非是在知识的学习上形成懈怠的思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知识和掌握知识,在对问题的反思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阶梯性作业,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达到不同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找到合适的探索方法。课堂上,邀请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的探索方法及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之后探究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具有什么性质,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先目测,再测量,然后进行推理证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在分组合作过程中进行计划性、目的性的学习。
  开展趣味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寻找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探索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打折销售”这一新知识时,课前我把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利润、售价、利润率、进价、标价、打折等基本量的定义,以及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入新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商场做促销活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采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件导课,让学生有深刻的代入感,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趣味教学调动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展开探究,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轻松地结合教材解决打折销售问题。接着,在具体问题中探究利润、售价、利润率、进价、标价、打折之间的关系,最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可以再次回到情境当中。整个课堂把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重点,实现了有效性教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开展每周认识一位数学家的活动,利用网络了解数学家的执着信念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以其为榜样,在数学领域不断探索,增强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信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采用多元评价
  激励学生探究

  身为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要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个方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应该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识平行线的一些特性以及使用的方式。当学生了解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师要对班级整体做出评估,然后表扬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学生,并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完善探索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探索更为新颖和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打破传统教学沉闷枯燥的现象,让学生没有负担地学习和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蒲城县城关初级中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