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梅亚萍
教师,是学生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他人,理应是学生内心里最愿意亲近的人。但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另外一种令人揪心的师生关系状态,他们相互对立、紧张、冷漠甚至充满敌意。很难想象,长期处于如此关系中的师生各自能够获得怎样的成长体验呢?
崔佳博士所著的《校园里的有效沟通——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一书,正是致力于改变这种令人揪心的师生关系状态。本书鲜明地提出观点:“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全书以问题的解决为引领,拨开层层的迷雾,细细地答疑解惑,总结出“接纳学生”“赞赏学生”“关爱学生”“陪伴学生”“对学生负责”等师生间有效沟通的工具,最后“回到现实中小试牛刀”,引导老师在解决每天都冒出来的各种古怪离奇问题之中不断向内觉察,做好教育。
长期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学生,并不太难;但要懂学生,其实很不容易,它需要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这本书,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场师生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一张学习地图、一本指导手册。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真实,很接地气,极易共情。
我们读书,亦是在读人。书中很多镜头我都似曾相识:那个害怕被妈妈责骂而撒谎自己成绩的女生,那个叫着要调换宿舍的学生,那些动不动就把班主任老师当保姆使唤的家长,那些以为包揽一切就是爱学生的老黄牛式的老师……很多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时常发生,而且可能还会继续发生。我们经常会有着同样的疑惑:为什么有很多老师总是觉得自己对学生付出很多,而学生却又总说老师不懂他?为此,作者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是从师生关系中生成的,而我们常常太注重于“教”,却忽略了教的基础——关系。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可读性强,可操作性更强,非常实用。
一方面,作者努力地通过案例让我们能够“看到”师生之间存在双向奔赴的情感需要。作者在书中真诚地提醒老师们,要能看到学生的种种需要,包括被接纳的需要、被欣赏的需要、被认可的需要、被关爱的需要,以及需要陪伴的心理诉求。这样的“看到”,让我想到朱小蔓教授说的话:“师生交往是作为人的情感性的交往。”
另一方面,作者又在书中巧妙地分享了她的教育智慧,引导我们能够“做到”师生之间双向奔赴的有效沟通。师生关系质量的判断者并不是老师本身,而是学生。喜欢做老师的人,不一定就会当老师,可能会在师生关系上掉入了坑。作者感同身受地告诉我们,她也踩过很多的坑,比如“在课堂上跟学生发过火、跟学生吵过架、无视过学生的努力、只跟学生谈学习……”于是,她把自己踩过的坑,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成了这本书。但其实,书中不只是在记录这些坑,更多的是提醒我们如何避免踩坑。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能够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于“关系”之中助人自省。
本书并不是很厚重,或许是因为作者本身有着良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功底,她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把师生关系的内容、规则和禁忌都呈现在书中,提供给我们许多取之即可使用的工具。她说:“教育,不是拿个锤子到处找钉子,而是帮学生准备应对未来人生的工具箱。”表面上看,作者在书中用了大段篇幅教给老师们校园里有效沟通的方法,但文中许多感性理性交织的话语却令人过目难忘,比如“学会失望,不仅仅是学会对学生当前的状态失望,也是学会对自己当下帮助孩子的能力失望”“教育,永远是双方的事情,少向外指向学生,多向内探寻”。
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是“反思型的实践家”。由此可以探寻,作者写本书的真实目的并不仅限于关注学生在“关系”中成长,她在书中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醒我们老师同样也要学会“与自己”构建良好的“关系”,学会“接纳自己”“赞赏自己”“关爱自己”“陪伴自己”“为自己负责”。正如作者所言:“‘关系’是相通的,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个方法,都能让你迁移到自己的‘关系’中。”经由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共同成长,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