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源泉
“老师,教师节那天,我们几个老伙计去看您!可别忘了,我们要吃面!”
“老师,快打开那一箱子作文集!真的好想再回到二十年前的作文课……”
“新年礼物——一箱三毛文集!哈哈哈,老师和我的少女心!”
……
这些看起来互不搭界的话语,传递出的竟然是同一种情愫。两年来,这些话语,成了我的精神支撑。每当我慵懒颓废,甚或想要放弃时,那些眨巴着眼睛冲我做着鬼脸的学生的面容就会在眼前闪现,催促着我不敢懈怠,快速地振作精神,捧书码字。我的作为,在常人眼里,的确有点异类,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退休已经十二个年头了。
可是,我就是放不下那种情结——对教育的,对文学的。
总还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夏天,与纯文学刊物《华文月刊》杂志有了交集,又接受《乡党陈忠实》一书主编的约稿,我的教育情怀和文学情结,便一同被唤起。伴随着《陈忠实先生的四次赠书》《我与〈西安晚报〉的三十五年》等数十篇散文的完稿,我沉浸在阅读与写作的氛围里。搁置了几十年的出书念头此刻也格外强烈。学生们从“文学纽带”群中陆续知道老师重拾文笔,个个情不自禁,于是便有了《何用堂前更种花》《丹心热血沃新花》《“磬钟”记忆》《人立梅花月正高》等二十余篇散文力作的刊出。阅读着学生们对教育、文学往事的追叙,我的眼前不断地浮现出我们师生间文学交往的画面:创办“磬钟”文学社,周末刻写蜡板,油印小报,装订油印杂志,参加演讲比赛、省市级影评,推荐佳作上报刊,三十多篇优秀作文被选入作文类辅导书……文学,就这样唤醒了一批批青年学子,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情感,这才有了“老伙计”群聊的加盟,有了“教育与文学研讨会”,有了“文学青年的启蒙者”“语文教师的榜样”的赞誉,有了上述别开生面的对话。
我还清晰地记得,2000年教师节后的一天,“老伙计”群里的四个老铁——我的文学弟子们,手捧鲜花和象征书写意义的钢笔,还有象征美学意义的上海牌丝巾(他们这样解说的),喊着“我要吃面”,前来庆祝他们的“老伙计”重拾文笔。虽然已记不得什么时候给他们做过炸酱面、西红柿鸡蛋面,可他们却絮叨着“老师的手擀面就是好吃”。这不,一人一大碗,吃着,聊着,回忆着。就像出门在外多年的孩子们回到家里一样的随意自然。放下碗,一个个直奔书房,又嚷嚷着“快打开那一箱子作文集,我要读作文!”我从床底下拉出那个纸箱子,里边放着四五个大约一寸厚的作文集的复印件,共收集了历届三十多个学生的佳作。“老伙计”们各自找出自己的作文,饶有兴趣地品咂着,“我咋写出了这么有味道的作文!”“多亏了老师您!”“老伙计”们赞叹着,感慨着……
最令我难忘的,是来自北京的孙璐同学那一箱子三毛文集,十二本的精装。这个曾写下了《走出半生才会意》散文佳作的“九六届”毕业生孙璐,在文中深情地回顾着和我的文学交往,追述着文学对她人生成长的影响。去年元旦前夕,她看到我在朋友圈就贾平凹和三毛的通信生发感言,便问我有无三毛的文集。当得知我没有时,便网购全套邮寄给我。其微信留言即本文开头那句:“新年礼物——一箱三毛文集!哈哈哈,老师和我的少女心!”这个调皮鬼,还“老师和我的少女心”呢!
太多的师生对话,太多的文学故事,太多的教育场景,这都是我宝贵的写作源泉!
“老师,快打开那一箱子作文集!真的好想再回到二十年前的作文课……”
“新年礼物——一箱三毛文集!哈哈哈,老师和我的少女心!”
……
这些看起来互不搭界的话语,传递出的竟然是同一种情愫。两年来,这些话语,成了我的精神支撑。每当我慵懒颓废,甚或想要放弃时,那些眨巴着眼睛冲我做着鬼脸的学生的面容就会在眼前闪现,催促着我不敢懈怠,快速地振作精神,捧书码字。我的作为,在常人眼里,的确有点异类,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退休已经十二个年头了。
可是,我就是放不下那种情结——对教育的,对文学的。
总还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夏天,与纯文学刊物《华文月刊》杂志有了交集,又接受《乡党陈忠实》一书主编的约稿,我的教育情怀和文学情结,便一同被唤起。伴随着《陈忠实先生的四次赠书》《我与〈西安晚报〉的三十五年》等数十篇散文的完稿,我沉浸在阅读与写作的氛围里。搁置了几十年的出书念头此刻也格外强烈。学生们从“文学纽带”群中陆续知道老师重拾文笔,个个情不自禁,于是便有了《何用堂前更种花》《丹心热血沃新花》《“磬钟”记忆》《人立梅花月正高》等二十余篇散文力作的刊出。阅读着学生们对教育、文学往事的追叙,我的眼前不断地浮现出我们师生间文学交往的画面:创办“磬钟”文学社,周末刻写蜡板,油印小报,装订油印杂志,参加演讲比赛、省市级影评,推荐佳作上报刊,三十多篇优秀作文被选入作文类辅导书……文学,就这样唤醒了一批批青年学子,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情感,这才有了“老伙计”群聊的加盟,有了“教育与文学研讨会”,有了“文学青年的启蒙者”“语文教师的榜样”的赞誉,有了上述别开生面的对话。
我还清晰地记得,2000年教师节后的一天,“老伙计”群里的四个老铁——我的文学弟子们,手捧鲜花和象征书写意义的钢笔,还有象征美学意义的上海牌丝巾(他们这样解说的),喊着“我要吃面”,前来庆祝他们的“老伙计”重拾文笔。虽然已记不得什么时候给他们做过炸酱面、西红柿鸡蛋面,可他们却絮叨着“老师的手擀面就是好吃”。这不,一人一大碗,吃着,聊着,回忆着。就像出门在外多年的孩子们回到家里一样的随意自然。放下碗,一个个直奔书房,又嚷嚷着“快打开那一箱子作文集,我要读作文!”我从床底下拉出那个纸箱子,里边放着四五个大约一寸厚的作文集的复印件,共收集了历届三十多个学生的佳作。“老伙计”们各自找出自己的作文,饶有兴趣地品咂着,“我咋写出了这么有味道的作文!”“多亏了老师您!”“老伙计”们赞叹着,感慨着……
最令我难忘的,是来自北京的孙璐同学那一箱子三毛文集,十二本的精装。这个曾写下了《走出半生才会意》散文佳作的“九六届”毕业生孙璐,在文中深情地回顾着和我的文学交往,追述着文学对她人生成长的影响。去年元旦前夕,她看到我在朋友圈就贾平凹和三毛的通信生发感言,便问我有无三毛的文集。当得知我没有时,便网购全套邮寄给我。其微信留言即本文开头那句:“新年礼物——一箱三毛文集!哈哈哈,老师和我的少女心!”这个调皮鬼,还“老师和我的少女心”呢!
太多的师生对话,太多的文学故事,太多的教育场景,这都是我宝贵的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