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激活孩子的感受力
□高爱爱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学生知识情况做记录时发现,几十年以来,孩子们数学技能变强了,会背的诗歌增多了,但对于自然的探索变少了,认识的动植物减少了,知道的色彩种类变少了。这一现象在我国当前教育背景下同样存在,尤其是在“双减”政策落实前,更为严重。
  而“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们写作业的时间被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他们有了更自由的时间,可以去感受阳光和微风,去看日出日落,去赏路边的花开和花谢,去用心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
  日常,我有意在作业设计里创造机会,唤醒孩子们的感知力。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课文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而习作刚好是《我的心爱之物》,通过写一种事物,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特征中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并能产生共鸣,随后外化在习作中,将“心爱”之情融入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中。为了唤醒学生的感受力,真正落实这一目标,除了课内学文之外,在本单元学习伊始,我便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用心找寻“心爱之物”,观察“心爱之物”的外形,可以摸摸它,可以将心事诉于它。除此之外,还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去大自然中寻找“心爱之物”,随着兴趣去了解几种植物或是听一听鸟语虫鸣,这时不急着前行,驻足用心观察和感受,去寻找“心爱”的证据。回到课堂,孩子们个个兴致盎然,乐于分享。有一位同学幸运地与松鼠来了一场偶遇,他便认真观察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激发了他想要进一步了解松鼠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中,他结合所见所闻和整理的资料兴奋地介绍着这一“新朋友”。这一真实的体验也对他日后学习《松鼠》这一课的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力不只是停留在书本里、图片里和没有体验感的想象里,更应该是在平凡又美好的生活里。
  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与万物为伴,蜜蜂、蚂蚱、蜻蜓都是她的朋友,平静自由的园子带给了她无尽的快乐,她将这种愉快和美好重组与延展,进而形成文学作品中的亮点。萧红可以在园子里撒欢,孩子们也可以在小区里找快乐。于是,我让三五结群的伙伴们观察柳树吐新芽,蚂蚁搬新家,枝头又开了几朵新花,这几天小区有什么新变化,他们的感知力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第二天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诗性表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一抬头就望见了天,蓝蓝的,多像一幅画,而那些自由的时候,都是在老墙角下的乐趣。那些小访客,像爬山虎,就将这儿当成了挡雨的家,蚂蚁顺着石子儿向上爬。墙头总有几只猫,晒出黑白棕的花。”如此细腻的文笔是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自由体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体验在前,感知在后的课堂一定是真实的侃侃而谈。生活就是孩子感受力最好的来源。
  孩子的感受力其实很敏锐,只是教育者有时忘了激活,我们要有意识地抓住时机来激发他们的感受力。让孩子们多亲近自然,多走入生活,在发芽时悟生命之新生、在下雨时感生命之磅礴、在落叶时叹生命之凋零、在飘雪时品生命之多彩。
  总之,“双减”政策的落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孩子们能够有时间慢下来好好感受这个世界,挑战是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多一点时间思考如何将感知力还给学生。把感受力还给孩子,让孩子做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充盈的人!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