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为爱助捐尊重当先
□雷琪平
  我是一名支教干部,目前就职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中学。这些年,不时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给家境困难的学生捐赠钱款物资,学校也多次举行捐赠仪式,请捐赠方代表和受赠学生合影留念。这样安排本是出于好意,希望受捐赠的学生懂得“人间自有真情在”,鼓起奋发上进的勇气,努力学习,但这个“好意”却并非都带来“好的理解”和“好的效应”。
  捐赠的物品有新有旧,新的一般会很快“发完”,旧物品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是九成新,也“没人要”。有老师告诉我,学生娃们不喜欢旧的,嫌是别人用过的。我隐隐觉得不可信,带着疑问,利用周末,去了若干个学生家里家访,我发现,这些旧物品其实比学生现在穿戴使用的要好得多,甚至是他们急需的。
  明明是急需品,为什么又不愿意要?既然对“别人用过的”有顾虑,那就以整顿旧衣物“开刀”。我们在一间空房子里拉了几道挂衣服的铁丝,把捐来的衣物中已清洗干净的用衣架整整齐齐挂起来,把没有清洗的衣物全部洗干净消毒后也挂上去。接下来,安排老师逐人错时“秘密”通知相关学生,让他们自己挑选需要的衣物并带走,不限量,整个过程不准登记、拍照,也不准告诉其他人。
  一周过去,房间里的衣物从最开始的270件到最后剩下不到10件,这与之前旧衣物不受欢迎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事后,我感慨很多,孩子们不是嫌弃旧衣物,是反感自己被强行冠以“受捐赠者”“贫困学生”的名号,以及被拉到公开场合举着感谢信和捐赠者合影留念。要知道,无论主办方的措辞如何妥帖,捐赠者的态度如何亲切,作为受捐赠者的孩子,永远不可能抹去内心的羞耻感,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一刻,他们完全处于无奈,是受恩于他人的弱者。而拍照、登报和存档,无异于将这种“弱者”的名号焊死在一个孩子身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对受捐赠孩子的不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希望周围的人们能够将他们看成有人格、有尊严、有感情的独立个体,而不是配合成年人完成任务的工具,这一点,任何地区、任何家庭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我们从事教育帮扶工作,首先要明白帮扶不能成为我们框定受教育者的枷锁,孩子们虽然衣衫褴褛甚至灰头土脸,但一样需要我们关爱呵护的情感,或者说,他们更需要这份被人呵护的情感。捐赠衣物的学生们一片诚意,他们甚至在衣服口袋里藏着的留言中都不署名,孩子对孩子尚且如此,而我们发放物品的校方,为了有个“交待”,大搞形式主义,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关注都不到位,孩子们怎么能信任老师和学校呢?长此以往,恐怕还会影响一批未成年人对社会的看法和他们日后做人的眼界与格局。
  捐赠活动的本质是理解、关爱和帮助,目的在于让受捐者得到切实的帮助,其他形式主义的东西理应能省则省。接受他人的善待,理应有感恩意识,但是对于脆弱敏感的未成年人,将其置于公开场合拍照录像,明显是不合适的,如果真的需要搞捐赠仪式,也应该是捐赠方代表和校方代表出席,并且注意保护受捐者的个人信息。
  教育帮扶工作千头万绪,困难总是层出不穷,但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正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这期间也充满了久违的人性光辉。找到每一项工作的抓手和杠杆,把行动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打通前往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愿我们在成功的终点愉快坦然地相逢!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