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听名师课“四步曲”
□王 伟
  现在课例资源很多,网上一搜一大把,如果愿意花点钱,也有很多平台提供最新的名师课例。然而,我们对课例的钻研却多了几分浮躁,少了几分安定,不再像以前那样花工夫去琢磨一个课例了。
  我觉得,我们听名师的课,还是要遵循“得其术、感其情、悟其道、践其理”这四步。
  得 其 术
  得其术不是得其设计、得其PPT,很多老师在课前拿到名师的教学设计、拿到PPT,以为万事大吉,上课时不再认真,殊不知这是“买椟还珠”之误。
  术为何物,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以我学习彭才华老师《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我为何用“课前导入怎么做”“文言文如何读顺”“文言文如何读懂”“如何把握人物形象”四个问题来梳理课堂收获。而不是去点评才华老师的这一课,我是去学习的,那最粗浅的学习当然得要分析才华老师教文言文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唐晓蕙老师的《自我介绍》口语交际课也是一样,我从中领悟到“口语交际课重在创造情境。”我把文章转给唐老师指点,唐老师肯定了我的收获,并进一步指出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课所设计的情境也应该有所不同,“自我介绍”这类口语交际更侧重于自我角色的代入。这样,我又学到一招。
  所以,我们在学习名师的课例时,第一步就是要得到他在这一课中展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多少无所谓,你拆解出一个,那这一个就是你自己的。
  感 其 情
  得其术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你拆解了名师的方法,还要进一步代入自我,以学生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这节课才行。
  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评改课和李祖文老师的《盘古开天地》,这两位老师的课例,我在课前就已经拜读了他们的设计,对里面的招数已经做了拆解,于是上课时,我没有注重比较设计之间的不同,而是全身心投入,以学生的身份体会每一张PPT、每一个问题、同学的每一次反应带给我的体验。
  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名师的课例是如何把握学生心理,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如果你不去细微地体察名师于一言一行上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而只是简单认为名师教学艺术等同于教学设计,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但感其情是有前提的,你要对这一课例的设计非常熟悉,才能进入第二步的学习,否则只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总之,感其情就是要在你熟悉课例设计的前提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分析设计本身为学生带来的提升效果,去体会名师言行给学生学习动力带来的激发效果。
   悟 其 道
  经过前面两步,你对这一课的了解就到了一定的高度,再往上就难了,这时候想要突破,就必须要去领悟名师的教学理念。
  何捷老师的幽默艺术历来被人称道,我在《幽默何来——学习何捷老师〈精卫填海〉》一文中拆解了他的部分幽默技术。照着这些技术,去模仿是可以取得效果的,但你不去理解他的生动语文教学理念,而是学其幽默,这就是本末倒置。我是在学习生动语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来拆解他的幽默技术,这是从本源上思考。
  仅仅是这些名师的课例,你不去通过书籍阅读,感悟他们的教学理念,而只是陷入对他们教学技术的分析,那么你算是得其粗,而忘其精了。
  践 其 理
  说百遍,不如做一遍。前面这三步,做得再扎实,也就是理念上的更新,不落到实处,不去践行,不在实践中调整你的认识,那么这些理念反而增加了你的记忆负担。
  很多一线老师对名师课例是避之不及的,认为这些课例如同鸡肋,这背后确实有着一些现实考量。如学情不同,备课的准备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一种观点:认为没必要学习名师课例,反正学不会,用不上。
  学不会的问题,我已经说清了,肯按照这样的步骤对一个课例走一个来回,就没有学不会的。但是用不上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很多细节,除非名师亲自来到你的班级,上几节常态课,否则这些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尤其是一线年轻教师,觉得非常棘手。但越是棘手,越是反映了我深刻学习名师课例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如果只停留在得术的阶段,那么很多方法你是用不上的。如果你到了感其情的阶段,你又会发现好像有些方法在你课上是不必用的。只有你真正地到了悟其道的阶段,方法只是理念的体现,那时候你学到的才能运用到你的课堂上。
  于我而言,一切才刚开始。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