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书读不够,语文学不透
□何 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中,设立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拓展型任务群中有整本书阅读。解读这一学习任务群,可以抓住四组关键词。
  选择和计划: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需要计划的。任务群的学习活动,也是有序推进的。选择与计划,既反映了读书的审美品位,也提升了阅读者的理性思维,这是完成任务群的保障。
  方法和方式:读书贵有法,有法好读书。读到一定水平了,个人的阅读方法还可以成为大众公用的方法,得到推广与传承。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可以提升阅读效率,提高阅读的水平,更有利于阅读吸收。
  分享和交流:如何提高阅读水平,感受阅读乐趣?读后分享、交流、共享,这就是任务群学习中所倡导的。“个别读”与“大家谈”相结合,实现思维共振、思想共进。
  经验和习惯:读书的过程就是累计经验,读书最终的意图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是整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经验丰富,越发爱上阅读;爱上阅读,自然形成习惯;形成习惯,终身爱上阅读。
  同时,新课标在各学段分项目标中,对不同学段阅读的量做了具体的要求,提出“保底量”的界定: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部分教师觉得这似乎难以实现。请注意,这只是新课标提出的保底量、最基础的量。实际上,从阅读对语文学习的意义上看,是远远不够的。
  不妨算一笔账。以《壮壮老师与大脸猫》一书为例。此书大概字数在8万字,适合于第二、三学段儿童自由阅读。阅读方式以个人默读为主。阅读中,按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三学段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计算,大概需要用到266分钟,即4小时可以完成。也就是说,一个三或者四年级的学生,阅读5本类似体量的书,就可以达到这一学段课外阅读的保底量。
  如何看到这一达标?两年学习中,三四年级学生只需花20个小时,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个量,无疑是不够的。因此,理解新课标,正确认识保底量,才能在整本书阅读任务中,有一种自觉的、向上拓展的意识。这就是拓展型任务群。
   书读不够,主要是量的严重缺损
  读书不够,语文学习不透。参考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保底量”,比对后可以有更明晰的思考。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对阅读量的建议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去思考阅读过程而是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那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小时(包括课内和课外),而花在默读、视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0小时。教师们把这件工作在时间上加以妥善分配。
  在新课标中,朗读这一方式,倾向于第一学段,涵盖二、三学段。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朗读200个小时,暂且看作倾向一二年级。以每天半小时计算,大约需要400天,也就是坚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扣除节假日,估算可以延长为两年。即小学一二年级,坚持每天朗读半小时,可以达到保底量。关键在于“在默读、视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0小时”。以阅读字数计算,参考“第三学段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来统计,2000小时可以读3600万字。以此对比看如今的保底量,我们应该坚守底线不动摇。以小学6年的阅读时间计算每一年的阅读时间应该在300小时左右,分摊到每一天,大约是一天一小时。而一小时能阅读的书应该是“60×300=18000”,即一天可以阅读近2万字。以8万字的《壮壮老师与大脸猫》计算,预计一周读完。一个学年40周,共需要阅读的书本保底量是40本,320万字。
  总结以上的统计,得出一个粗略的且排除阅读习惯、能力、时间、环境等一切干扰因素后的数据。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也是学好语文的保障。
   书读不够,除了量的问题之外,还表现在种类上
  根据新课标,不同年级阅读有不同的倾向,确保小学生小学阶段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梳理新课标的推荐,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阅读渐进序列。起步阶段:读图,以图文并茂的书为主,朗读韵文,如诗歌、歌谣等,以朗朗上口的为主。阅读方式,朗读和亲子共读为主;发展阶段:读故事,各种故事,可以短小一些,包括,富有哲理的故事、有文化含量的故事、有历史典故的故事、有经典人物形象的故事等。让故事成为这个阶段阅读积累的核心。阅读的方式转为默读,注意读后的分享;提升阶段:读得广博,文学、科学、艺术,视野广,题材宽,认知的层次得到提升,知识的结构更加完善。这个阶段更倾向接触经典,集中力量,优先读透一本也是很好的选择。阅读方式转为默读,依然注重读后的分享。
   书读不够,最后还缺失在检查反馈环节
  够不够,就是一种评价、一种检测。整本书阅读,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读了没有,可以看到;读得怎么样,从不知道。无法检测、无法评估,自然无法改进,更谈不上提升。请注意新课标在任务群教学建议中的重要提醒:注意考查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新课标提示一线教学实施时,要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都是对整本书阅读后如何评价、反馈的提示。作为一线教师,要设计出评价表、反馈单,并非容易的事。首先,设计要基于阅读的前提,没有阅读,无法设计到位;其次,设计还要有一定的专业储备,量表、单据的研制,并非临时起意。建议大家多学习编制评价量表和阅读反思单的相关知识,让书读不够在评价上的缺陷得到弥补。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