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撑起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
——记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郭文艳


 □穆 如
  怀揣教育梦想坚守山区,做探索乡村教育的实践者;用青春拓宽幼教边界,以执着培育乡土文化,她就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郭文艳。
  郭文艳毕业于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郭文艳考到了位于辉县市中心、办园历史悠久的辉县市第二幼儿园。但就是在这时候,辉县市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建设的川中幼儿园正需要教师,郭文艳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城里的优越条件,背起行囊来到了这所位于山区的幼儿园,开启了她的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她深知乡村的现状。村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多,而老百姓思想的落后、对教育认知的欠缺更是她面临的重要问题。她认识到,教育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应该体现在学校的软实力上。乡村应该有专业的教师和优秀的家长,乡村孩子应该和城市的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
  为让山区孩子享受到高品质的学前教育,郭文艳请专家把脉,带领川中幼教人从当地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探索开发适合孩子们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为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活动的生态种植园,郭文艳带领老师们一起劳动。种植园需要管理,她早晨五点钟便开始工作,中午稍作休息便接着干,一直干到天黑,一天两头见星星。夏天太阳非常火辣,烤得人喘不过气,她赤脚挥锄,弯腰拔草,不知疲倦和劳累,稍有空闲时间就钻到班上给孩子上课。乡村田野中的玉米皮、树叶、石头、废旧竹帘,种植园中的花生、玉米等,都成了他们的课程资源。在种植园中,从翻土播种到锄草、浇水,从观察秧苗生长到收获果实,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河滩里的石头变成了小乌龟、恐龙蛋、小汽车等,废纸箱变成栩栩如生的美工作品……这些乡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绿色环保又经济适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成本,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更体现了教育的智慧。
  在乡村,留守儿童由留守老人带,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家长引领到科学教育孩子的大军中来,她请专家进行育儿知识专题讲座,定期给家长开放阅览室,并定期带领教师进行全员家访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帮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此外,为了更好地改变家长的思想意识,郭文艳为家园共育换了一个新思路,她带领幼教团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
  郭文艳勇做排头兵,她带领老师担任社区大学的义工、讲师。刚开始,社大的学员还是以孩子家长为主,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都积极参与其中。面对山区这群年龄参差不齐,甚至目不识丁的农民学员,老师们大胆创新,设置丰富的课程内容,让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体味生活赋予他们的意义,让他们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经过几年的实践,不少家长、村民们树立起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山区虽有些寂寞,但却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可以让人在远山近水间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如今,作为全国第一所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幼儿园成了全国学习的教育典范。在学前教育发展的春天里,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中,郭文艳将带领自己的团队用青春和热血继续谱写乡村教育的美丽篇章。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