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幼儿园家园共育 工作方式探索
□米 洁
  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逐步被推行,其中,一些幼儿园将家园共育方式列为其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将教学改革作为背景切入点,对现阶段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剖析,并从教学内容、理念、机制等方面提出家园共育教学方式的完善措施,为家园共育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幼儿园推行家园共育的意义
  幼儿园为了顺应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应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凸显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家长和幼师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相同的责任和义务,两者可加强沟通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更加完善。幼师依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内容因材施教,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角色功能,为幼儿教育提供支持。
   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分析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从该模式的实践经验出发,部分幼儿园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幼师对家园共育模式了解不够透彻,故借该名义将教学任务推给家长,家长则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分内的职责,所以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抵触。第二,幼师对教育内容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导致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重复学习,效率低下。第三,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家长内容反馈与接收方面。
  完善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方式
  1.更新教师与家长的教学理念
  家园共育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要保证家长与幼师教学理念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幼师应正确理解家园共育教学方式,并将其作为日常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此外,教师对家园共育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可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共同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出谋划策。同时,将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传授于家长,请家长帮助幼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为今后推行家园共育奠定扎实基础。
  2.让教学内容契合家园共育
  幼儿园在家园共育实施过程中,幼师要第一时间对幼儿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家园共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幼儿的家庭教育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比如,在对幼儿进行拼音字母教学时,幼师要先通过家长,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然后再对园内教学进行合理安排。
  3.建立完善的反馈沟通机制
  幼师要通过家园共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其建设机制进行完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园共育教学方式的推行,应对其整体的构建机制加以重视。幼师在该方式实施过程中,应掌握好与家长的沟通方式,还要熟悉运用多媒体设备,把幼儿在园内的具体表现真实地反馈给家长。同时,还要与家长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让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情况进行反馈,教师通过幼儿的表现,调整幼儿的教学进度。这样沟通交流是非常有效的,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幼师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幼儿回家的表现,这种双向的反馈能更好地推进家园共育教学。
  教师作为参与者和领路者,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共育教学思想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通过相互合作构建完善的反馈机制,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五保育院)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