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究
□张 咪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根本宗旨就是“化”人,以“文”来提高国民素质。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模式渐趋成熟,正在经历由感性思维上升至理性思维的时期,但面对多元化、开放型的社会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其视听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学生如果不能准确辨别进步文化与落后文化、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其道德水平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势必会受到不良影响,如何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如何利用《文化生活》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文化观进行正确引导和塑造,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
  把握学科共通之处,达成育人目的
  因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成为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唯一途径。高中历史学科和高中语文学科与《文化生活》的教材内容有着相通之处,如历史教科书中真实的历史背景和语文课中的文言文等,在教学方法上又都以案例、问题等内容构成的情境教学法为主。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挖掘高中语文、高中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相关的教学内容,发挥其蕴藏的隐性育人价值或许可以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一种新选择。
  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动机
  高中思政课《文化生活》的学习动机由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和期待共同组成。掌握这一心理特征和教育心理学方法对于提升《文化生活》教学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学习需要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兴趣,也可称之为学习动机的内驱力。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素材的搜集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下功夫,找准“靶心”,有的放矢。尽量选取贴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兴趣不是《文化生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不能引人入胜之后便没了下文,而是要求高中思政课教师具有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意向的能力,并随着意向的深化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从当前的汉服热、国产动漫热等现象中,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看到,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的兴趣并不是全部来源于教材内容,某种程度上其学习兴趣可能是出于对某种新兴文化、新生思潮的好奇心理与探知欲望,教师应该把握这一心理特征,有选择性地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有利因素,同时拉近教师、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提升高中思政课堂的亲和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学习期待主要包括教师评价的激励作用、学习成绩的良性反馈等外部因素,可统称为学习动机的诱因。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观念、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与催生学生学习期待密切相关,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达成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目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寓庄于谐,满足学生对课堂亲和力的新期待
  一方面,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寓于生动解读。“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要将概念性、说理性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既要有知识讲解又要有现象表征。例如,在进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授时,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从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胜利中选取教学资源,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如“硬核防疫”的大学生和“拒绝隔离”的回国者等,通过实际现象解答学生的困惑,回应学生的质疑。要抓住教学内容中容易理解的“作用点”,将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让学生产生“暗室逢灯”之感。
  另一方面,生动解读是为了方便理解。案例选取要符合教材内容,贴合学生兴趣,不能唯方法而方法,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选取不符合思政课价值取向的案例最终影响育人效果。
  情行并重,满足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新需求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满足学生文化参与需要的直接通道。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我党百年历程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书法大赛等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西安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革命文化资源的城市,为教师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教师可以以“探寻大雁塔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组织学生发掘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感知、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引下进行《文化生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形成深厚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最终让《文化生活》教学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育人目的落地生根。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