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城市化”,您怎么看?
在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支教的侯长亮,遇到了问题。一堂二年级的数学课上,有学生拿着教材问他:“什么是河滨公园?”这位学生看不懂的是一道课后习题。侯长亮认为,如今的教材“完全是城市孩子的教材,站在城市孩子角度去编写的教材,很少有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元素”。他觉得应该把符合当地的乡土内容编写进语文、数学等主课中,融合到主课对应的试卷练习中去。(7月19日《成都商报》)
“城市化”的教材何时能兼顾乡村? □何勇海
教材“城市化”,会让农村孩子理解相关知识更困难,超出他们接触范围的信息、知识,恐怕应当列入超纲之列。“城市化”的教材,有时也可能对农村孩子造成误导,比如,某套语文试卷有道改错题——“秋天到了,人们特别喜悦去香山看红叶”,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把“喜悦”改成“喜欢”,但有不少孩子还改了另一个地方——把“香山”改成“高山”,因为他们不知道香山是什么。
比理解知识以及造成误导更值得忧虑的是,农村孩子在教材中,基本看不到自己当前的生活,只能看到在城市里才有的元素和景象,长此以往,势必在头脑中形成“城市优于农村”的观念,势必对自身、家庭与所处的农村环境,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困惑,甚至是自卑心理。如此一来,为人师者又如何教育农村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父母的农民职业?
那么,该怎么解决教材“城市化”的问题?有人建议提升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让他们把教材“城市化”带给孩子们的知识盲点讲清楚,可问题是考试时怎么办?何况乡村教师基本素质普遍不是很高的现状依然存在。有人还建议编写乡土教材、开设地方课程,然而,并非每个学校、地区都有能力自编地方教材、开设地方课程。这两种建议均有“何不食肉糜”之感。
其实,解决教材“城市化”的问题,只需要编写者站稳中间立场,既不亲城市、远农村,也不亲农村、远城市,既要看到城市的“琼楼玉宇”,又要看到农村的鸟语花香,既要照顾到城市孩子,也要兼顾到农村孩子。一定的城市元素,是乡村孩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一定的农村元素,也是城市孩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他们的成长更有帮助。
统编教材理当体现“城乡兼顾” □张玉胜
近年来国家的发展虽然朝向“城市化”目标,但城乡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乡村人口从6.37亿下降至4.98亿,城镇人口从7.22亿攀升至9.14亿,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农村人口还很多,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大有人在。就统编教材而言,“城市化”虽然契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及人口架构现实,但适当的“城乡兼顾”也应有所体现。
也许,对于统编教材中“乡村教育”缺失的内容,可以通过推出契合地方和学校具体教学需求的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作为补充;而对于农村孩子弄不懂的“城市”问题,则可以通过教师的解释、说明予以解答。这应该不成问题。但侯老师他们所坚持的“乡村教育”的含义似乎并非这种表面化的“两张皮”,而是要通过乡村元素进教材让农村孩子切实感受到家乡的美好,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乡,并致力于家乡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因为家乡是一个人的根,而这种自幼树立的乡愁情结的教育,也有助于激发人们投身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而统编教材本身就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与载体,体现“城乡兼顾”原则,既可提升农村孩子对美丽乡村的热爱与自豪,也能更好地诠释祖国大地五彩缤纷、多元多样的国情全貌。当然,如何让“城乡兼顾”的理念照进教材、科学融合并非易事,需要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的选编智慧和实践探索。
教材“城市化”需正视但不必过度忧虑 □张立美
教材“城市化”问题之争由来已久。不管是以今天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还是以当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视野,让农村孩子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他们从未接触过的遥远、陌生的城市生活、现代生活内容并非难事,从这个角度说,教材“城市化”更有利于城市孩子学习,会造成农村孩子被边缘化的观点已经逐渐站不住脚了。
更实际的问题是,以我国国情而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城镇化是大趋势,大多数农村孩子都会进城上学、读大学,以及留在城市工作、生活,有不少农村孩子的父母正在千里之外的发达城市打工,甚至农村的生活环境也正在加速变化。这决定了农村学生需要从小熟悉了解城市现代生活。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教材内容编写不以城市为中心,不切实际。
当然,对于教材“城市化”问题,教育界人士、教材编写者也不能不当回事,应当站在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到农村学生的承受力和他们的生活场景,可以通过在教材中增加乡土内容以及编写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方式均衡教材“城市化”倾向,让孩子们留住“乡愁”。《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量有1.45亿人,其中乡村学生3418.77万人,镇区6087.56万人,超过六成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在乡镇、农村。教材“城市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不利于农村孩子对乡村的正确认知,会让他们逐渐缺乏、丧失乡愁情怀,这种担心和顾虑也并非多余,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