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体“劳”之趣 赏“食”之美
——如何对学生进行食育教育 □孟宏伟 吕晓宁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学段,设置了10个任务群,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标准。一时间,“劳动教育”这一名词成为继“新课标”后的又一热词。
  其实早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劳动教育建议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与食育教育相互融合。的确,食育教育当之无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
  食育教育不仅仅是对食物的认知、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还可促智、育德、创美、健体、践劳,是劳动教育全过程的体验。简而言之,食育教育将“五育”都包含在了其中,是“五育”教育的重要抓手。
  有劳才有获,没有哪一样果腹之物可以不劳而获。劳动既可体会到艰辛,又可享受收获中的喜悦,还可“赏”食之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赏”食必先获得食之原料——粮食,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一个人对待粮食的态度,也是其个人素质的集中体现。节约粮食,合理饮食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早在2005年日本就制定了《食育基本法》,美国“从农场到学校”、英国“食品两星期”、德国“公共厨房”以及丹麦的烹饪课等实践活动,无不体现了各国人民对于食育文化的追求与关注。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这种富足,却使人们对粮食缺乏了本该有的敬重与珍惜。
  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围绕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提出70项主要目标和89项策略措施。在我看来,这个重磅文件的发布,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和食育教育,不仅培育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培育其劳动的观念、品质,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观,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正确的饮食文化,引导全民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和尊重劳动成果的文化观。
  那么,面对学生,我们该如何进行食育教育呢?
  我认为,对学生进行食育教育,不能只谈重要性而缺乏主要载体和行动,而应成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都必须进行的一种体验式教育。
  知食为先,食“礼”为范。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学生而言,要让他们了解食物的特性和属性、不同时节吃什么食物以及如何合理平衡饮食。同时,在习惯形成的初期,规范学生的用餐礼仪。可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制作食物卡片、表演食物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吃饭也大有学问。
  感知食“趣”,品味食“理”。对于中段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意识,《锄禾》不应仅仅是首诗,更要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我们可让学生种植蔬菜,记录整个生长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了解植物的生长;也可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去感知“盘中餐”的来之不易;还可利用彩泥、折纸、绘画、分享会等方式,让学生体会食物生长过程中所饱含的“乐趣”,真正感知食物背后蕴含的道理。
  走进生活,动手“食”践。高段的学生,特别是城里学生,可依托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其进行食育教育的实践。整个实践过程,学生在身体力行中进行了食育教育,对学生来说,更加深刻和直观。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但人要活下去,就必须要靠食物。”当我们满含着对食物的敬畏之心,把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里所蕴含的奥妙和智慧教给学生时,其实也就是教给了学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食育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吃饭层面,更应是一堂生动的劳动体验课,让学生们清楚地知道,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但由田地到餐桌的过程既艰辛又美好,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如果学校对每一个阶段的食育教育都用心设计,学生才会有“劳”的幸福感,“食”的满足感,更好的感受“食”之美。若是每一个学生从小就形成对食物的敬畏心,相信他们长大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这份重视传承下去。我想,这便是食育教育的意义所在吧。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