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准确识变,做课程改革的觉醒者
□闫生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1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16个课程标准是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全面修订。本次修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重大部署,强化了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需求,应对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性地解决现行方案和各课程标准存在的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新课程方案主要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主要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这些变化直面青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为义务教育课程立魂、强筋、壮骨、活血,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使学校的育人蓝图更加优化。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是新课程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是本次修订的根本遵循。课程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才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之筋。体现核心素养导向、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目标,也是本次修订的重点和最大亮点。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学校教学可把握、可落实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核心素养描绘了时代新人的画像,让每一位教师知道我们希望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底长什么样,各门课程要共同完成这个“画像”,就要思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本学科有什么独特的贡献,有什么共通性的育人要求,从而明确本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这样,就能超越学科、超越教材,做到目中有人。聚焦核心素养,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育人主线清晰可见,使新课程的筋脉强劲畅通,更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育人理念,改革育人方式,创新教学实践和评价,切实把党的教育方针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保证育人方向。
   课程结构是新课程之骨。总体而言,课程类别是统一性和差异性、强制性和选择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有机结合。16门国家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开设的主体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体现国家意志,奠定共同基础;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拓展和补充,发展特色,兼顾差异;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确定开发主体,强化实践性、体验性、选择性;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学生自主选择。横向而言,各年级课程类别及科目、教学时间、周课时等统筹设置,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课程结构。纵向而言,形成了课程类别与科目九年一贯设置的课程结构。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一体化规定。尤为突出的是,课程内容按主题分学段科学设计,构建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不仅如此,要求各门课程主动跨界,原则上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解蔽、补充课程分科设置不足,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更为突出。
  课程内容是新课程之血肉。本次修订,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丰盈、充实、硬核,富有生机。依据学生从学前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针对课程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明确了“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使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行了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课程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根据各自课程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了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拓展课程内容,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新方案和新标准的这些变化以及所蕴含的深层次价值追求和重大意义,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对新方案和新标准系统学习、新旧方案和标准对照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全面认识,准确把握,从而深化对新方案和新标准的理解,增强实施新课程的思想自觉,做课程改革的觉醒者。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