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小学古诗词 “五步”教学法初探
□刘 娟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耐人寻味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中国人,润泽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然而,由于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在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逐步总结出“五步”教学法:
  查——课前预习
  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查”其实就是预习,对于学生而言,这一步包括对照注释大致理解词语或者诗句的意思,当然还有作者的相关信息。但对于教师而言,还要把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作为重点去了解,掌握这些以后,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古诗意思进行理解。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害怕他跟自己争夺皇位,就命令他在七步内写出一首诗来,如写不出来,就要用残酷的刑罚来处治他。这首诗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写成的,诗人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责问。所以,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读——熟读成诵
  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词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提升其艺术修养。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然后在理解诗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可与第五步“诵”合并进行。读诗要按照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步骤来进行。在这一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读诗更能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等学生有了语感,这一环节就可以放在预习环节里,让学生独立完成。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朗读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例如自读、齐读、小组读、比赛读等,通过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明——了解大意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一首诗本身就如同一幅画,要根据诗的内容去整体理解,杜绝一句一句理解古诗词的大意,避免把古诗拆解得支离破碎。古诗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课文,更不能把古诗词教学与其他课文类型相提并论。我认为,这一环节只要了解古诗的大致意境即可,小学古诗词教学不必在含义、意境等方面做过多的探究,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应该让其多背诵、多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慢慢消化吸收。
  悟——体悟诗情
  鉴赏古诗词的角度很多,比如抓诗眼,鉴古诗,古人写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古诗词中传神的字句就好比眼睛,即整首诗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是我们鉴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很适合小学学段使用。比如我在教学《秋浦歌》一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就利用“赧郎明月夜”一句中的“郎”字做起了文章,先让学生们用“郎”字组词,接着再来体会“赧郎”这个词,这是李白诗中特有的,表达了李白对冶炼工人的敬佩之情。
   诵——拓展阅读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运用群文教学和以文带文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举一反三,开展与原诗文或内容相近,或格式相近,或感情色彩相近,或同一作者等古诗词的学习,比如我在教学《秋浦歌》一诗时,就把《秋浦歌》组诗十七首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让学生体会,感受作者被贬遭遇流放时愁苦的心情;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让学生从古诗《春望》中感受国破人亡的悲苦场面。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其学习古诗词的能力,这是一个基础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相信通过这一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培养,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西街小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