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张文芳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核心问题,更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群体对学前教育的客观需求实现由数量型满足向质量型诉求转变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不同区域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为了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采取了不同措施,也取得了相应发展,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师资体量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域间差距突出的客观情况,导致了简单采取外部输入的提升策略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幼师队伍建设水平的较大飞跃。
  为了提升区域范围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从1996年开始建构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较大范围内促进了西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形成了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思路。
  确立正确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幼儿教师需要实现由外源性灌输式发展理念向内外并重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在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众多因素中,最为核心的是发展主体的确立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园所的培训更多是属于外部推进因素,其需要转化为内在决定性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因而,想要实现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就要由过多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单一外在支持,向以外部支持为基础的教师自身内在发展转变。
  建构教师发展差异化专业体系
  幼儿教师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性较大的客观现实,既有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水平差异,又有不同区域教师的水平差异,还有不同个体教师的水平差异。教师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决定了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体系的复杂性。要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进行分类化内容设置。具体来说,要从不同区域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确定幼儿教师发展的纲领性内容;要基于区域性纲领内容,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科学分析,确定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面临的困境与需求;结合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特点,对教师发展指导性内容进行转化,最终形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知识体系。
   形成教师内在发展提升举措
  在提升不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时,要基于不同教师发展内容体系的客观需求,将常规外在提升策略和个体内在提升策略综合运用,但是,即使常规外在提升策略在使用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其对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适合性问题,避免其以单一化的方式存在。
  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丰富和完善了适用于西部地区幼儿教师水平提升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内涵。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既对同一发展阶段的幼儿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水平提升有积极意义,又有利于对特定阶段教师的发展产生激励和引领的价值。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对同一区域范围内发展阶段相近、发展水平相当的教师形成聚合,开发符合社会需求且针对性较强的内容,组织开展不同内容的集体推进、小组推进和个体自主推进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提升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终促进区域范围内幼儿教师整体水平。另外,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区域特性是随着地域范围内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变化而逐步扩大的,可以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也可以是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基础阶段是以相同或者相近区域为特征而组织的专业发展群体,其更高层次的水平应该是不同地域之间和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共同体建构,但后者应该以前者为基础,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前者的建构,才可能进行后者的探索。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教育发展共同体模式下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GH20Y0190)。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