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授权制办学 能否抹平校际差距?
□孔德淇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发布“2022年荔湾区中学布局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探索授权制办学模式改革,授权真光中学、广州市第一中学等优质学校(以下简称授权校)全权管理区内新校、边远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发展困难学校(以下简称受援校)。(3月10日《羊城晚报》)
  据介绍,授权制办学按照“职责授权、资源统调、多元帮扶、督导评估”的模式,具体包括授权校派出管理团队、安排受援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分批到授权校跟岗学习、加强对授权制办学模式实施过程监管等做法。按照设想,一方面授权校提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经验,对受援校的师资进行优化调配,给予各种教学支援,另一方面受援校也极大地赋予授权校人权、财权、事权,有利于双方形成紧密的互助关系,进而优化区内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及其覆盖面,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当然,这都是非常美好的愿景。中学布局优化工作牵涉到多所学校的调整,涉及面广,任务重,所绘“蓝图”能否实现,让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特色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部门的规划和监督,以及授权制办学双方的融合深度。
  在目前的方案下,每所授权校都要全权管理2至3所受援校,不少网友担心前者力有不逮,让授权管理停留在表面性、浅层次领域,甚至还会影响其本身的办学质量。这些顾虑不无道理,避免“双赢”变“双输”,一要适当增加财政投入,给授权校管理团队增加工资待遇,他们才有心甘情愿共享的动力,毕竟被派到受援校,会带来生活成本增加、精力支出等更多现实问题;二要打破管理体制障碍,发挥授权校资源统筹的作用,整合管理办学双方的资源,防止授权校“垄断”好资源,给经验做法“走出去”制造阻力。
  新的布局方案最终指向的是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全员名校”,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双方主体主动破除校际壁垒,通过师资交流共育、教研科研联动、课程共建共享、师生活动联合、文化融合共生等策略进行多元扶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输送给受援校。这相较于过去经验交流型的校际互助将是一种进步,是以“造血式”帮扶提升受援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授权制办学一端连着授权校和受援校职责的履行,一端关乎广大学生的权益,必须强化外部监管,让方案运行科学有度。方案提出,区教育局将定期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授权校和受援校在授权制办学中的表现进行绩效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受援校的发展。但调整毕竟属于事后措施,家长和学生更期待针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教育部门和授权校能够听取各方主体意见,克服面临的重重阻力,弥补配套措施的不足,通过深谋远虑和周密部署,从源头提升方案执行力,在均衡基础上办出高水平、办出好成效。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