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问题设计
——以“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板块为例
  □韩 晓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但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三方面问题:脱离学习目标、思考深度不够、提问形式无效。这样的问题内容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学问题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提出怎样的问题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结合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下“数的运算”板块从三方面说明。
  为何设计基于素养的教学问题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人们如果从来没有体验过数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数学怎么会是一门思维学科呢?”数学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还原数学发展的过程,全部数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好的数学问题能紧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直指学习目标,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思维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育。
  素养视角下问题的应有特征
  素养视角下的课堂问题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避免对学习内容简单再现,给学生留出自主加工学习内容的余地,力求提升学生的思维力。通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能够发展学生素养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有统领的整体性。人脑学习时,若能整体辨识要学习的内容,更容易触及问题本质。有发散的选择性。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是形成创新意识的关键。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往往追求技能训练,对问题的发散性关注不够,教学中应该注重设计“一题多选”“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的问题,彰显运算能力的思维价值、培养高阶思维。这样开放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推理意识得到发展。有深刻的批判性。运算即推理。运算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又准又快”“步骤清晰”等技能层面,要重视引发学生观察、发现、探究、反思、质疑等批判性思维。通过设置分析评价的批判性问题,帮助学生判断是非和正误,有效发展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
  素养视角下问题设计的策略
  指向核心素养设计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11个核心概念的主要表现,具体设计时可遵循以下策略。
  素养引领,用好教材,提高问题针对性。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教材还在赶来的路上。要用旧教材体现新理念,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制订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所学内容,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聚焦素养提出问题。比如,数感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估算教学是发展数感的有利载体。在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后可以设置问题:李阿姨带了100元去商店购物,她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帮助李阿姨估算一下,她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能不能”“够不够”关键词的引入,可以直指估算意识本质,有效发展数感和推理意识。因此,心中有素养意识,透彻理解素养内涵,融会贯通教材,围绕素养点设问,是设计聚焦核心素养教学问题的策略之一。
  分析学生,面向全体,提高问题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问题设计的宝贵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满足不同探究需求的差异化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劣构问题,激励创新,提高问题灵活性。高阶思维具有不规则性、复杂性,能够形成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它往往在不规则、多变、复杂的环境中孕育产生。让学生长期处于解决劣构问题环境,能很好地将学习与现实有机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例如:用1,2,3,4,5几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小数和一个三位小数,使得它们的乘积最大。这样的问题灵活性极大,需要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尝试猜测,在有序思考、整数乘法、小数乘法、估算等“四基”的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等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很好发展。
  实践表明,了解基于素养的教学问题意义,明晰基于素养的教学问题特征,重视聚焦素养的问题设计策略,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优质而高效的问题。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