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策略探究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为了能将这一政策具体落实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和同事们在师生中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校数学作业管理现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对优化数学作业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
调查研究分析现状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校数学作业现状,我们对180名学生和13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学生调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师的喜爱程度以及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态度;二是学生对数学作业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和习惯;四是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五是学生对数学作业题型、数量和难度的看法;六是教师对数学作业的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对评价的期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学生对数学教师的喜欢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是否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进而也会影响学生是否积极对待数学作业。
2.教师更注重正向评价,一般不轻易批评学生,比较顾及学生的感受。
3.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科学适量的数学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5.学生做作业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作业质量。
6.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会向教师或家长请教,如果教师或家长引导不当,可能会增强学生的依赖心理。只有少数学生会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克服困难,更少数的学生会自主探究,寻求结论。
7.口头类、计算类和实践类作业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作业类型。
8.虽然数学作业量适中,但其他学科也有作业,加在一起总量较大。有的学生放学后参加了各种兴趣班,占据了做作业的时间,此外部分家长会额外增加作业量。
9.对数学作业的难度,学生的意见不集中,这也说明,作业难度是相对的。同样的问题,基础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会认为很难,而优等生可能会认为比较容易。
10.多数学生希望作业可以自主选择。
11.学生很在乎自己的作业是否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很希望从作业批改中得到相应的反馈。
(二)教师问卷的调查及分析
教师调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目的、题型、来源以及教材相关性;二是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时间、数量、难度及分层情况;三是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及讲评时间;四是教师对学生错题的态度;五是教师对数学作业有效性的认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当天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2.绝大多数教师平时会尝试设计一些口头类或实践类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充分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
3.教师评价数学作业时,能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灵活使用各种作业批改符号。但是还应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4.多数教师会利用课间或课后服务等时间,对错题进行统一讲解。也有不少教师会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纠错。
大胆实践探究完善
我们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确定了一些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策略,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完善。
(一)激发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布置作业要从重复机械的形式中走出来,增加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数学知识与画画、游戏、动手制作、调查、实际测量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练习融入创新能力的培养中。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教师让学生制作乘法口诀转盘,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而且巩固了乘法口诀;在学习图形的运动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平移和对称的知识设计班徽,并写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教材内容,结合有趣的活动,将数学作业变为有趣的特色作业。
(二)尊重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根据不同需求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或是设计同一层次不同呈现方式的作业,这是优化作业管理的有效策略。这样做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作业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例如,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作业和自选作业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作业主要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基础性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第二个层次的作业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完成,是自选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样设计作业的好处体现在:一方面,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习得所需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自选作业满足自身的探究欲望,激发潜能。
(三)贴合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更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比如,学生学习了《年、月、日》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作业:统计家里每个人的生日在某年某月某日,判断其生日所在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所在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在作业中,教师将基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兴趣浓厚,作业完成效果很好。又如,学生在学习了《一天的时间》后可以通过规划安排自己的一天,在实际生活中体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以及计算经过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
(四)评价多元,丰富学生成功体验
1.评价主体多元
在数学作业评价中,应坚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为辅。对于常规性的作业,教师应每日按时批改,引导学生及时纠错;对于一些拓展思维性的作业,教师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展示结果的过程中相互评价或自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自身水平得到提高;对于一些实践性的生活作业,教师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家长通过评价,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又可以了解孩子的情感与态度,增进交流。
2.评价方式多元
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语和图形符号等多种方式。对于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练习作业,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快捷、方便、灵活和及时;对于常规性的作业,一般采用“等级+评语”的书面评价方式,评语一般有鼓励式评语、期待式评语和商讨式评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用一些图形、符号或卡通图案进行评价。如在学生作业上盖刻有“优”“好”“棒”等字样图案的小印章,或奖励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小贴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评价内容也应宽泛,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和运用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合作与分享意识、学习态度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不同方面的闪光点,及时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4.评价层次多元
为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需要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可是有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采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学生和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顺势而为,因材施教。多元的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通过作业,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锻炼、素养得到提升;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进而不断地完善,实现自身专业的成长。我们将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中,让“双减”政策在学校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厂小学)
调查研究分析现状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校数学作业现状,我们对180名学生和13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学生调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师的喜爱程度以及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态度;二是学生对数学作业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和习惯;四是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五是学生对数学作业题型、数量和难度的看法;六是教师对数学作业的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对评价的期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学生对数学教师的喜欢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是否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进而也会影响学生是否积极对待数学作业。
2.教师更注重正向评价,一般不轻易批评学生,比较顾及学生的感受。
3.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科学适量的数学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5.学生做作业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作业质量。
6.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会向教师或家长请教,如果教师或家长引导不当,可能会增强学生的依赖心理。只有少数学生会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克服困难,更少数的学生会自主探究,寻求结论。
7.口头类、计算类和实践类作业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作业类型。
8.虽然数学作业量适中,但其他学科也有作业,加在一起总量较大。有的学生放学后参加了各种兴趣班,占据了做作业的时间,此外部分家长会额外增加作业量。
9.对数学作业的难度,学生的意见不集中,这也说明,作业难度是相对的。同样的问题,基础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会认为很难,而优等生可能会认为比较容易。
10.多数学生希望作业可以自主选择。
11.学生很在乎自己的作业是否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很希望从作业批改中得到相应的反馈。
(二)教师问卷的调查及分析
教师调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目的、题型、来源以及教材相关性;二是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时间、数量、难度及分层情况;三是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及讲评时间;四是教师对学生错题的态度;五是教师对数学作业有效性的认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当天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2.绝大多数教师平时会尝试设计一些口头类或实践类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充分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
3.教师评价数学作业时,能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灵活使用各种作业批改符号。但是还应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4.多数教师会利用课间或课后服务等时间,对错题进行统一讲解。也有不少教师会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纠错。
大胆实践探究完善
我们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确定了一些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策略,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完善。
(一)激发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布置作业要从重复机械的形式中走出来,增加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数学知识与画画、游戏、动手制作、调查、实际测量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练习融入创新能力的培养中。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教师让学生制作乘法口诀转盘,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而且巩固了乘法口诀;在学习图形的运动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平移和对称的知识设计班徽,并写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教材内容,结合有趣的活动,将数学作业变为有趣的特色作业。
(二)尊重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根据不同需求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或是设计同一层次不同呈现方式的作业,这是优化作业管理的有效策略。这样做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作业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例如,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作业和自选作业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作业主要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基础性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第二个层次的作业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完成,是自选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样设计作业的好处体现在:一方面,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习得所需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自选作业满足自身的探究欲望,激发潜能。
(三)贴合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更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比如,学生学习了《年、月、日》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作业:统计家里每个人的生日在某年某月某日,判断其生日所在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所在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在作业中,教师将基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兴趣浓厚,作业完成效果很好。又如,学生在学习了《一天的时间》后可以通过规划安排自己的一天,在实际生活中体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以及计算经过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
(四)评价多元,丰富学生成功体验
1.评价主体多元
在数学作业评价中,应坚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为辅。对于常规性的作业,教师应每日按时批改,引导学生及时纠错;对于一些拓展思维性的作业,教师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展示结果的过程中相互评价或自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自身水平得到提高;对于一些实践性的生活作业,教师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家长通过评价,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又可以了解孩子的情感与态度,增进交流。
2.评价方式多元
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语和图形符号等多种方式。对于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练习作业,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快捷、方便、灵活和及时;对于常规性的作业,一般采用“等级+评语”的书面评价方式,评语一般有鼓励式评语、期待式评语和商讨式评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用一些图形、符号或卡通图案进行评价。如在学生作业上盖刻有“优”“好”“棒”等字样图案的小印章,或奖励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小贴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评价内容也应宽泛,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和运用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合作与分享意识、学习态度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不同方面的闪光点,及时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4.评价层次多元
为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需要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可是有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采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学生和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顺势而为,因材施教。多元的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通过作业,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锻炼、素养得到提升;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进而不断地完善,实现自身专业的成长。我们将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中,让“双减”政策在学校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