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用区域大教育思维, 解决校长交流轮岗之“困”
□黄少虎
  校长交流轮岗,是借鉴公务员轮岗制度的经验,在教育系统实施的管理制度尝试。自教育部等三部门在2014年发布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后,不少地方已经试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北京公布了校长交流轮岗规则: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这一规定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然而,校长交流轮岗面临许多现实之“困”,有何破解之道呢?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区域大教育思维给出科学的建议。
  校长交流轮岗面临的现实问题
  学校管理成本的增加。校长交流轮岗到新学校后,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达到规范而灵活、高效与民主的效果,这对新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差异化管理难度增大,不同学校有不同的风格,新校长交流轮岗后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城乡学校、名校与普通校之间,学生人数、类型也随之变化,差异梯度大,学情复杂,导致新校长交流轮岗后对学生的差异化指导、引导、分层也很难高效率实现。政策保障不够充分。有的地方采用校长等级津贴制度,按校长级别领固定工资与校长津贴,可以不受所在学校好坏与城乡的影响。而在更多地区,校长是随学校按教师职称领取工资,校长没有额外的津贴,这样学校的福利也会直接影响校长的待遇与积极性。校长队伍心态不稳。由于校长交流轮岗一般是平级调动而不是升职,新学校条件与地理位置有优劣,校长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岗位与待遇有落差,对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很大。
  校长交流轮岗问题的应对策略
  理念为先,实现文化引领。一所成功的学校,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秀的文化传承。当然这未必是所有学校所具备的,对于成功校,新校长先要认同、融合、发展校园文化;对于普通校与薄弱校,新校长更要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提升优质文化的品味并塑造校园文化,让其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在学校文化与品牌建设过程中,新校长要坚持理念为先、文化融合,实现文化的深度认同、价值的有效共识,进而形成学校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共同体。因为一所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新校长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文化气质,形成文化合力,实现文化引领。
  全局思考,开展系统化管理。校情不同,但教育人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新校长需要对学校的办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科学的育人体系,从策略、建设、课程、教师、学生、课堂六个维度入手。策略维度是立校之本,旨在凝聚士气、激发斗志、鼓励创新,努力实现以人为本、课堂为重、学术探究为辅的立校策略。建设维度是治校之道,旨在追求卓越、高效、精炼的管理体系,努力追求学校管理民主科学化、德育体验化、学科建设专业化、科技艺体特色化、后勤服务精良化。课程维度是兴校之源,旨在通过校本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维度则是强校之基,通过各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卓越教师工程的建设,实现教师强基固本,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师风、师德、师能、师效提升。学生维度是育人之根,旨在通过建构“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智慧之脑、强健之体、探索之眼、创造之手。课堂维度是教学之本,打造高效、深度学习、高阶思维发展课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创新性、灵活性、敏锐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形成这个完整且行之有效的育人体系,新校长就能根据新学校校情全局思考,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
  提升效率,实施科学化管理。对新校长来说,只有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并掌控全局,才能提升各项工作效率,保证学校的高效运行。首先是完善与激活管理制度,许多学校存在有管理制度却无落实的现象,当务之急是以管理制度约束普遍行为,激发自主管理积极性、激励工作和创新机制、激活有识之士的斗志,做到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其次是做好各处室的职能融合与科学赋能,避免各自为政现象,提升学校一盘棋大局观。最后是集中优势力量进行优质资源的建设与配置,做好短期计划与五年规划,以提质增效、科学规划、增加效率、满足需求为原则,提升教师与学生发展空间。
  搭建平台,促进组织化管理。新校长应该稳定与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组织管理能力,确保学校的高效有序运行,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要注重年轻干部、骨干力量的培养与培训,开拓干部视野,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教师培养方面,校长可以探索、建立和完善教师跨校轮岗制度、教师专业提升制度、各级名师培养与考核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学习、交流、提升、成长。
   校长交流轮岗科学发展的建议
  校长交流轮岗是大势所趋,它的良性运行会促进与保障教师交流轮岗的推进。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分类管理和个性化区别。对于校长交流轮岗,我们建议:
  学习区域大教育思维。校长交流轮岗作为教师交流轮岗的先行军,其成败决定了教师交流轮岗能否持续推进。校长在交流轮岗前,要统一学习区域大教育思维,更新理念与思维:理念为先,实现文化引领;全局思考,实现系统化管理;提升效率,实施科学化管理;搭建平台,促进组织化管理。而区域大教育思维一体化模式,先从政策保障促进均衡发展,免去校长的后顾之忧;继而实施统一的学校发展策略,各校长再结合校情,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策略,适应时代的发展。
  落实校长负责制下的管理制约体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校长科学有效的管理。既要避免校长的“三把火”与“一言堂”现象,又要克服校长的“甩手掌柜”现象,从政策层面保障各类学校的均衡发展,从校长权限保障政令的畅通无阻,采用灵活、高效、激励的考核评价,全面提升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公平性、针对性。
  建立科学的校长激励机制。采用校长等级津贴制度,根据校长级别领固定工资与校长津贴,校长待遇不受不同学校的影响。设定校长奖励金,表彰那些在新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成效突出的校长,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对所在学校给予支持帮扶,推广成功经验,培植办学特色,充分认可全校性的工作与成果。
  综上所述,校长交流轮岗是深化学校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用人机制的重要内容,区域大教育思维对于推进校长特色办学、魅力办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