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浅议
□盛鹏涛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相互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决定。由此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整体性思维为指导,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教学工作进行设计和规划,其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我将以“电离与离子反应——食盐精制:从微观角度看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
从整体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
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电离与离子反应”是化学概念原理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建构学科观念、促进认识发展有重要价值。食盐精制单元教学中的驱动问题为:粗盐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如何获得纯净的食盐?怎么设计食盐精制的方案并实施?单元教学承载“电离与离子反应”主题的核心概念,涵盖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应用等主要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对电离和离子反应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构建除杂的思路方法,形成宏、微、符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食盐精制单元教学,可以发展学生“宏观认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促进“变化观念”的发展。在学生解决除杂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证据意识”“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素养。
建立良好的单元教学思路
本单元教学包括4个课时,各个课时之间联系密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完整的真实问题解决过程。
第1课时,通过认识粗盐中的杂质,建立电离核心概念,落实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的能力素养目标;逐步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基本思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微粒观,而后运用基本思路解决生产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深化微粒观的同时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通过从微观视角认识除杂方法,建立离子反应核心概念,落实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中反应的能力素养目标,从离子的来源与去向角度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即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物质微粒的存在状态、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结果,形成“用微观实质解释宏观现象以及从宏观现象推测微观实质”的思维路径。
第3课时,自主设计除杂方案并实施,进行评价与优化,建立应用离子反应解决除杂实验问题的思路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落实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深入理解“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分析思路。
第4课时,总结梳理和查漏补缺,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分析食盐精制的过程,总结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落实离子共存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使学生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污水处理的实际问题。
设计有效的思考探究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吸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究问题。比如,在第2课时中提出问题:如何除去粗盐溶液中的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追问选择试剂的依据以及思路,引导学生思考除去溶液中多种杂质离子需要考虑的要素。第3课时请学生交流汇报食盐精制的方案,提出思考的问题:如何确定试剂是否过量?如何检验杂质离子是否除干净?再提供资料,让学生分析工业上食盐精制的方案。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总结反思
单元设计必须要站在学习者的视角来回答“设计什么”和“为谁设计”等根本问题,否则就会陷入课时主义简单叠加后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窠臼。教无定法,但有高低。单元教学相对单课教学,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时,要着眼全局,贯通目标,统筹安排,明确每篇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还要注重单元内部的联系与比较,从整体考虑教学重点进行设计,使其更加系统化。在教学中,注重资源整合、方法引领、能力训练,完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能迁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相互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决定。由此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整体性思维为指导,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教学工作进行设计和规划,其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我将以“电离与离子反应——食盐精制:从微观角度看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
从整体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
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电离与离子反应”是化学概念原理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建构学科观念、促进认识发展有重要价值。食盐精制单元教学中的驱动问题为:粗盐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如何获得纯净的食盐?怎么设计食盐精制的方案并实施?单元教学承载“电离与离子反应”主题的核心概念,涵盖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应用等主要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对电离和离子反应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构建除杂的思路方法,形成宏、微、符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食盐精制单元教学,可以发展学生“宏观认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促进“变化观念”的发展。在学生解决除杂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证据意识”“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素养。
建立良好的单元教学思路
本单元教学包括4个课时,各个课时之间联系密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完整的真实问题解决过程。
第1课时,通过认识粗盐中的杂质,建立电离核心概念,落实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的能力素养目标;逐步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基本思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微粒观,而后运用基本思路解决生产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深化微粒观的同时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通过从微观视角认识除杂方法,建立离子反应核心概念,落实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中反应的能力素养目标,从离子的来源与去向角度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即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物质微粒的存在状态、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结果,形成“用微观实质解释宏观现象以及从宏观现象推测微观实质”的思维路径。
第3课时,自主设计除杂方案并实施,进行评价与优化,建立应用离子反应解决除杂实验问题的思路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落实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深入理解“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分析思路。
第4课时,总结梳理和查漏补缺,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分析食盐精制的过程,总结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落实离子共存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使学生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污水处理的实际问题。
设计有效的思考探究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吸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究问题。比如,在第2课时中提出问题:如何除去粗盐溶液中的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追问选择试剂的依据以及思路,引导学生思考除去溶液中多种杂质离子需要考虑的要素。第3课时请学生交流汇报食盐精制的方案,提出思考的问题:如何确定试剂是否过量?如何检验杂质离子是否除干净?再提供资料,让学生分析工业上食盐精制的方案。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总结反思
单元设计必须要站在学习者的视角来回答“设计什么”和“为谁设计”等根本问题,否则就会陷入课时主义简单叠加后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窠臼。教无定法,但有高低。单元教学相对单课教学,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时,要着眼全局,贯通目标,统筹安排,明确每篇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还要注重单元内部的联系与比较,从整体考虑教学重点进行设计,使其更加系统化。在教学中,注重资源整合、方法引领、能力训练,完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能迁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