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难题如何解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期,有陕西省西安市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在教师招聘中考虑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加大对男教师的招聘力度。西安市教育局答复称,教师公开招聘计划是由用人单位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和岗位需求进行申报,按照教师岗位工作特点,一般不限定性别要求。
其实不光是西安存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在职教师队伍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学前教育阶段尤其明显。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男教师比例分别是28.83%、41.19%、44.37%,比2015年分别下降了7.44个、5.3个、4.29个百分点。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的严重程度。
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尤其是女教师占比过多的现实,不利于学校正常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合作关系构建。同时,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女教师占比过分集中,也不利于学生性格塑造和性别意识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关于改变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意见和建议一直不绝于耳。但根据人社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要根据招聘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招聘岗位条件,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因此,寄希望于招聘“性别设岗”来解决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似乎道路并不畅通。
解决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是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但关键是,该问题的解决必须对症下药,科学施策,才能取得预期成效。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教师队伍中男性稀缺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职业吸引力遭遇了“性别拒绝”。在不少人看来,高校和初高中教师还勉强说得过去,而让一个男孩子去小学、幼儿园当“孩子王”,在社会认可度、收入、角色影响力等方面似乎有些尴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来源渠道中存在的先天“男性稀缺症”,目前作为教师主要培养来源的师范类院校教育专业中,男女生比例同样是“阴盛阳衰”,加上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坚持从教的男性比例更是不容乐观。
结合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存在原因分析,要想科学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根源问题,就是岗位社会吸引力问题和来源对象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围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收入待遇、成长通道等,增加教师岗位的职业认同感、社会认可度、个人吸引力。要大力宣传一线教师的感人事迹,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和发展氛围,让全社会都对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这样自然能增加教师职业吸引力和认同感,对于男性从教积极性提升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和锻造。
教师来源的根本渠道是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如果源头群体中就存在先天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必然会影响到教师队伍整体性别比例的失衡。但对于师范类院校招生而言,如果从教师队伍建设大局出发,科学设定招生比例,或者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进行性别比例调整,则是完全可行的。
其实不光是西安存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在职教师队伍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学前教育阶段尤其明显。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男教师比例分别是28.83%、41.19%、44.37%,比2015年分别下降了7.44个、5.3个、4.29个百分点。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的严重程度。
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尤其是女教师占比过多的现实,不利于学校正常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合作关系构建。同时,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女教师占比过分集中,也不利于学生性格塑造和性别意识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关于改变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意见和建议一直不绝于耳。但根据人社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要根据招聘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招聘岗位条件,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因此,寄希望于招聘“性别设岗”来解决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似乎道路并不畅通。
解决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是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但关键是,该问题的解决必须对症下药,科学施策,才能取得预期成效。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教师队伍中男性稀缺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职业吸引力遭遇了“性别拒绝”。在不少人看来,高校和初高中教师还勉强说得过去,而让一个男孩子去小学、幼儿园当“孩子王”,在社会认可度、收入、角色影响力等方面似乎有些尴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来源渠道中存在的先天“男性稀缺症”,目前作为教师主要培养来源的师范类院校教育专业中,男女生比例同样是“阴盛阳衰”,加上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坚持从教的男性比例更是不容乐观。
结合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存在原因分析,要想科学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根源问题,就是岗位社会吸引力问题和来源对象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围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收入待遇、成长通道等,增加教师岗位的职业认同感、社会认可度、个人吸引力。要大力宣传一线教师的感人事迹,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和发展氛围,让全社会都对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这样自然能增加教师职业吸引力和认同感,对于男性从教积极性提升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和锻造。
教师来源的根本渠道是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如果源头群体中就存在先天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必然会影响到教师队伍整体性别比例的失衡。但对于师范类院校招生而言,如果从教师队伍建设大局出发,科学设定招生比例,或者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进行性别比例调整,则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