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任教记
□田光明

  那年,秋季开学时村上的小学要聘一名教师。
  当时,我在复习准备参加高考。星期六回家里取馍时,知道了聘请教师的事。我就向母亲说了我当教师的想法。
  母亲看了我一眼,她说,你不考大学了?咋想着干那个?
  我说,考大学考不上咋办?如果学校有人教了,咱就当不成教师了。母亲沉思了一会儿,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她说也行。
  于是,我就去村学找校长。求他推荐我,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就愉快地答应了。他说,能否聘上你当教师,要村书记说了算。村里这次要当教师的人还有几个。其中穆大智就是一个,他这些日子,常去书记家,他给书记都表了决心,他一定能把村里的娃娃教好。
  他在村里是有名的文化人,初中毕业,爱学习。村里人过红白喜事,他给主人家写对联、当账房先生,他在收礼写礼单时,常弄一些小差错。关于这些事,村里人们都在背后议论。
  父亲过世了,我就想着家里没有男劳力挣工分。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日子里,母亲为了多挣工分,每天早出晚归,一人干一个半人的活。假若我当上了教师,挣着村里男劳力的工分,给母亲减轻负担,还能看书学习,那该多好啊!
  我拿着手电筒,走进了漆黑的夜幕里。我独自一人,翻过山梁,走了几里路赶到书记家,推开了书记家的门。我把想法告诉了他。书记问我,爱教书吗?我坚决地说爱!他对我点了一下头,他说行,你回家准备着讲一堂课。我向他点点头。
  在这时,书记家的门开了,走进来的是穆大智,手里拎着布袋子,装得鼓鼓囊囊的。
  我就起身,走出了书记家。在返回的路上,我默默地走着,想着当教师的事。走到山梁顶上,坐在大石块上歇息。
  山里的夜静极了,一轮圆月从东山上冒出来,圆圆的,像一只银盘挂在天边。皎洁的月光从这只银盘抖出,洒在乡间小路上,整个乡村显得格外宁静、清幽。阵阵清风,吹动了秋日的枯草,吹过粗糙的树干,带来了一股股泥土的清香。我望着满天星斗,任山风尽情地吹着,我感到无比兴奋。
  第二天,按照书记的安排,我又翻过山梁,来到山梁下的村学。村书记、校长和村上的会计都在场。讲课就我和穆大智两个人,其他两个报名的人都放弃了。校长给我俩一人一本五年级语文课本,还有笔和纸。校长让我们俩先熟悉教材。穆大智轻松浏览了一遍,就把书放在旁边,点着了一支烟。说书记答应他了,讲课就是个样子,这次非他莫属。他说书记大字不识,他咋知道课讲得好坏。他劝我,珍惜考大学的机会,别耽误了远大前途。当时我听了,就想立即放弃。又一想,既然来了,我也得硬着头皮把课讲了。
  我和穆大智讲的是同一课,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海上日出》。
  我是第一个讲的,讲完后我就准备离开。校长却安排我坐在教室后边,聆听穆大智讲课。
  也许穆大智没有认真看课文,在给学生领读时,把字读错了,如:“一刹(cha)那”他总是读“一sha那”。学生们给他纠正,他就是改不过来。他面向黑板,都不敢正视学生,粉笔字写得东倒西歪,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穆大智结束了讲课。
  这时,书记走到讲台上。他让同学们给我俩鼓掌,然后书记说,同学们,你们听完了两位老师的讲课,我现在问一下,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田老师讲课,你们都听懂没?全班22名学生,都一齐举起了手。穆老师讲课,你们都听懂了没?全班22名学生,只有3个学生举起了手,但他们看别的同学没举手,就又放下了手。书记接着说,你们自己做主,别看别人,听懂了就举起手。结果,还是没有学生举手。
  书记当着几位干部的面,告诉我和大智,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可以走了。下来,我们要开会研究决定。
  我和穆大智走出了教室。穆大智坚持要送我回家。任我如何拒绝,都挡不住穆大智的热情和执着,他陪着我走了一段路,路上,他再三叮咛我,要珍惜考大学的机会,别耽误了远大前途。
  几天后,校长给我送来了一份介绍信。是乡政府文教办开的,盖着大红的印章,要我到村学报到。
  母亲不认识字,她看着盖有红印章的介绍信,说她一下子觉得干活都有劲儿了。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