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的六大追求
□吴民益 任晓景
  “双减”背景下,我们必须减少那些让学生苦不堪言,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增加一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精炼高质的作业,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减负增效。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作业数量不多,但质量高,同时又具有吸引力、召唤力,让学生愿意去做、主动去做,在作业中体会到思维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呢?笔者认为“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应该有以下六大追求。
  目标的明确性
  作业的目标要明确,要有的放矢,要练在点子上,不搞题海战术,不搞“狂轰滥炸”。往大的目标看,作业要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要指向思维、语言、文化和审美。如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车”组词,可以从类型方面来组词,如“火车”“汽车”“自行车”等;可以从“车”的位置来组词,如“车头”“车厢”“车尾”等;可以从动作方面来组词,如“上车”“下车”“骑车”等。这种设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另一个目标就是指向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如六上语文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在设计中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进行,如《桥》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和老支书的表现;体会老支书的语言和动作的深意。《穷人》中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
  名称的新颖性
  一个好的作业名称能吸引学生,能让学生眼睛一亮,能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我们平时的语文作业名称往往不新颖、无创意,学生看了往往无动于衷,甚至讨厌反感。如果我们稍微动点脑筋,给语文作业起个响亮的、新颖的名称,效果立马反转。“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不如“一锤定音”来得响亮;“找出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组”不如“火眼金睛”来得新颖;“修改病句”不妨改为“句子治疗室”来得生动。
  提示的温度性
  语文作业不能只有一些硬邦邦、干巴巴的要求,如果能加上一些温馨的提示,鼓舞的话语,一定能激发学生作业的信心和兴趣。在作业的开始,可以加一些温馨的导语,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课文,可以让我们心中有数,带着目的去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这次预习作业。”这样的导语可以提醒学生好好预习课文。我们可以在一些题目的旁边来个“泡泡提醒”,如在“看拼音写汉字”旁可以做一些提醒:“我们不仅要把字写对,更要把字写好呦!”以上这些温情的提示语,就像一位无形的老师默默地陪伴着学生、鼓舞着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语文作业,这样的作业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作业。
  形式的创意性
  语文作业的形式要新颖些,才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我们可以动点脑筋,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语文作业,如学习了课文《藏戏》,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非遗申报书”,包括“设计项目”“项目起源”“项目特色”“项目成就”“项目意义”等。这项作业,改变了原有小练笔的单调形式,学生借助查资料,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更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知识的整合性
  我们现在很多语文作业练得比较散、比较杂、比较碎,不成系统,这样的练习多而低效,学生对某一
  知识不能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深入的认识。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变“散点练习”为“知识整合”,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练习,让学生对某一知识形成图式结构,这样的练习才是深度的、系统的、完整的,才是学生终生难忘的。如读完《童年》,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幅思维导图,把书中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人物特点等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知识整合,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深刻的印象,比让学生练一些关于书本内容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来得有效。
   学科的融合性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打破,正不断地走向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发展态势。这就要求人才的培养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加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切实培养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布置一些学科融合性的作业。如笔者教完《望月》,要求学生课后唱关于月亮的歌,画美丽的月景,背描写月亮的诗句,写关于月亮的童话。这样的作业,将语文与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融合,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有好处的。
  当然,并不是说一项作业必须符合上面的所有特性才是好的作业,其实只要符合一两条就不错了,但是我们应该有追求,这样设计出来的作业才是学生喜欢的,才是高质量的作业,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