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让语文课变得充实生动
语文是伴随学生成长始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并且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共情能力,继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但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史书典籍浩如烟海,语法知识繁多复杂,这就导致一部分教师难于把握教学重点,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思路不够清晰,学生很难领会到语文之趣,感受到语文之美。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充实?我想,现代语文课需要作出四大努力。
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2022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作、文化自信都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例如,上课时,老师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下清晰、娟秀的标题,会让学生体验到文字之美。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老师出色的朗读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学生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体悟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感受作者高超的文字能力,内心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接下来,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字斟句酌,努力营造出自己理想的语言氛围,在坚持不断的打磨中锤炼文字,文章自然会有显著的进步。部分学生在晨读时,还会模仿老师的朗诵,把自己置身于课文中,进行“沉浸式”体验,不论是背诵课文还是赏析段落,能力都会提高。
在课堂提问中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如在教学《游褒禅山记》时,我常会列举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我引导学生:“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人问自己: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家呢?试想一下,如果王安石进京的心境,跟我们现在外出旅游是一样的,他会不会这么急切地想要回归故里?他在赞叹大好风光的同时,是否感受到一份别有的苍凉?因而,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由此,通过适当的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语文学习观。
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教学大多是以文本作为教学的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特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党史、红色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跨学科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一种探索。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对时代英雄的歌颂,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在马克思墓碑前的讲话》《百合花》,也有不少针砭时弊的经典之作,如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以及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鲜明的正反对比,学生能感受到作品的时代特征,文学作品是洞见社会现象的一扇窗,通过老师深刻细致的剖析,学生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更能够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对课文所包含的艺术手法进行讲解,更要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作品蕴藏的人文内涵。
在学习方法的传授中,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思维能力
由于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局限于运用单一学科知识,也不能仅借助一种思维方式,因此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时,要帮助其形成综合思维能力。最终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如应用文中常会出现科普类的文章,这对于学理科的同学来讲非常有利,他们能充分调用已有的学科知识,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答题时有条不紊。但是,学文科的同学因为相关知识的欠缺,答题时明显吃力许多。这时,我会建议他们,遇到读不懂的长句子,可以适当调用语文的句法知识,准确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从而找出核心关键词,并根据上下文推导出专有名词较为准确的含义,层层递进地厘清文章思路。
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能落到实处,既有经验借鉴,又有实际操作,既有广博的积累,又有深刻的见地,既能体会到文学作品中风花雪月的美好,又能感受到语文的实际效用,学生定能在语文学习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