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伟大的奔赴
—— 读陈启文《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
  □朱睿
  我曾经从《北京文学》阅读了陈启文著述的报告文学《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心中对吃苦耐劳搞科研的农业专家们充满了敬佩与感动。
  记得初读,首先是扉页的袁隆平精彩语录吸引了我——“我是从战乱和饥荒中走过来的,我的童年是在日寇轰炸重庆的岁月中度过的,日本人的飞机飞得很低,机上的飞行员我都看得很清楚。看见日机丢炸弹,我就一猛子扎进嘉陵江里躲起来……而今一想起来就心里发紧。不过,这场战争也叫我从小懂得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要想不受别人欺侮,我们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那中国如何强大起来?即:“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而这是我国通过农业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从而“藏粮于技”实现的。
  这篇报告文学讲述了正在研发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的培育过程,以翔实的材料分四部分进行了讲述,分别是:大海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神秘礼物、一个稻作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到沙漠王国去种水稻、永恒的课题。
  文中第一部分这样写:曾记否,五十多年前,袁隆平和他的几位助手在天涯海角的沼泽里,戴着被烈日晒蔫了的草帽,踩着漫过膝盖的烂泥,手里拿着放大镜,在水蛇与蚂蟥穿梭的荒芜水草中寻找一个极其渺茫而又神秘的存在——花粉败育型野生稻。终于在1970年的秋天找到了,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这为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如果说,“野败”是上帝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神秘礼物,那么海水野生稻则是大海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神秘礼物。
  海水稻抗盐碱、抗旱、抗涝、抗病虫害,也不需施肥除草,它们首先被陈日胜发现并培育选种20年,其中艰辛不言而喻: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已是两鬓苍苍,那直挺挺的脊背也有些驼了。陈日胜几乎把一切都豁出去了。
  不得不说,陈日胜的这份热爱让我动容,我国有这样一批甘于俯下身子搞事业的工作者们,实乃幸事!
  第二部分讲述了袁隆平发现了海水稻的价值,并进行了规模化的科研。第三部分讲述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文中这样写道:“张树臣一边通过视频向袁隆平院士请教,一边带着助手在烈日下反复试验。他一躬身,那身上汗水像下雨一样往下淌。”
  第四部分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考察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时,同袁隆平一再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热爱是一场伟大的奔赴,为了一粒种子,为了粮食方面的科学探索,为了粮食安全这个永恒的课题,国家支持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坚强后盾。全文材料丰富,数字精确,突出了大国担当,同时侧重于专业群体刻画,渲染了农业专家为人民服务,为科研献身的精神,整体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我一读再读,仍然心潮澎湃。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