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书香伴我行
□刘 园
春日的客厅里,柔和的阳光披着芬芳的气息,窗外枝叶正葱绿,花朵正嫣然。室内书香正氤氲,缕缕沁心扉,正高级教师郑英所著的《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让我沉浸其中。
“教师真正的高光时刻,是他站立于课堂之时。”在郑英老师的自序里,开头处她就这样定位教师的“高光时刻”,我想这不仅仅是她,普天下所有的教师都一样。对待课堂,我心怀虔诚。从刚任教时所教的数学课,到现在的美术课,课前我总会提前精心备课,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总会提前录制一下自己所要上的新课,然后自己听一听,发现有哪些地方有遗漏,讲课不够好时,再次进行修改。这样每次当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时,总能收获课堂上的成功与惊喜。
现在我教的是低年级的美术,虽然我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常向专业的美术老师请教,包括渲染的技巧,绘图尺寸的把握,创意思路的启发……课堂正是需要这无比虔诚的意识感,以及无比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在书的18页,郑老师谈道:“要巧用学生的错,并将错就错,化拙为巧。”“教师如果从这些错误想法出发,恰当地进行引导、点拨,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确如此,我就曾无数次体验过这样“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课堂小幸福。一次,我引导孩子们用树叶贴画时,一位同学因为没有带树叶和胶水,他自顾自地玩起了自己手中的一支彩笔,并把彩笔的绿墨水吹到了课前我发给他的那张白纸上,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仍未察觉,依旧在那里自顾自地吹啊吹,满张纸吹得快被墨水浸湿了。刚开始我是打算批评他,但当我看到他乐此不疲地吹啊吹,便极力抑制住自己内心的不满,转而“化险为夷”,轻轻地递给他另外一张纸,悄悄地告诉他,“今后可要有备而来,至于今天嘛,你就试着吹出心中的那幅画来。”这孩子听后很意外地看了看我,然后便转身一丝不苟地“吹”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富有生机的作品出现了,用他的解释就是“有草有树有绿云”。直到下课后,我仍庆幸自己刚才课上的合理处理,既没有因为当众批评而影响其他孩子的创作,又保护了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巧用他的错误,萌发了他的创作新意,同时也避免了师生“针锋相对”后的“相见不欢”。
“批评和引导犹如教学中的一枚青橄榄,苦涩中透着甘甜,可以让学生开胃生津,回味无穷。”斯塔弗尔比姆曾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突然对批评与表扬的艺术更加明确了,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我所教的低年级小学生,我总喜欢用“你真棒”“非常好”等词来表扬他们,可郑英老师却说:“表扬不是不着边际的戴高帽,到底好在何处?棒在哪里?是平时的学习基础好、学习习惯好、理解能力强?还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好,思维互相碰撞,彼此获得了启发?还是迷迷糊糊偶然碰到了点儿上?模糊的表扬只会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可见,无论是赞赏、奖励,还是批评、惩罚,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赏识并不排斥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批评和指正,表扬和批评犹如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了任何一方,天平就会失去平衡。唯有做到适当准确、适度得体、恰如其分,课堂才能在平淡中见到精彩,学生才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
尊重三尺讲坛,享受高光时刻;巧用错误资源,关注课堂生成;适度批评表扬,赏识提醒同行。课堂不仅是学生的主阵地,更是教师提升自我的舞台。潜心阅读,备好前行的行囊,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内心追寻的轨迹,在曲径通幽处闻到缕缕书香,看到繁华盛景。
春日的客厅里,柔和的阳光披着芬芳的气息,窗外枝叶正葱绿,花朵正嫣然。室内书香正氤氲,缕缕沁心扉,正高级教师郑英所著的《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让我沉浸其中。
“教师真正的高光时刻,是他站立于课堂之时。”在郑英老师的自序里,开头处她就这样定位教师的“高光时刻”,我想这不仅仅是她,普天下所有的教师都一样。对待课堂,我心怀虔诚。从刚任教时所教的数学课,到现在的美术课,课前我总会提前精心备课,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总会提前录制一下自己所要上的新课,然后自己听一听,发现有哪些地方有遗漏,讲课不够好时,再次进行修改。这样每次当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时,总能收获课堂上的成功与惊喜。
现在我教的是低年级的美术,虽然我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常向专业的美术老师请教,包括渲染的技巧,绘图尺寸的把握,创意思路的启发……课堂正是需要这无比虔诚的意识感,以及无比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在书的18页,郑老师谈道:“要巧用学生的错,并将错就错,化拙为巧。”“教师如果从这些错误想法出发,恰当地进行引导、点拨,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确如此,我就曾无数次体验过这样“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课堂小幸福。一次,我引导孩子们用树叶贴画时,一位同学因为没有带树叶和胶水,他自顾自地玩起了自己手中的一支彩笔,并把彩笔的绿墨水吹到了课前我发给他的那张白纸上,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仍未察觉,依旧在那里自顾自地吹啊吹,满张纸吹得快被墨水浸湿了。刚开始我是打算批评他,但当我看到他乐此不疲地吹啊吹,便极力抑制住自己内心的不满,转而“化险为夷”,轻轻地递给他另外一张纸,悄悄地告诉他,“今后可要有备而来,至于今天嘛,你就试着吹出心中的那幅画来。”这孩子听后很意外地看了看我,然后便转身一丝不苟地“吹”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富有生机的作品出现了,用他的解释就是“有草有树有绿云”。直到下课后,我仍庆幸自己刚才课上的合理处理,既没有因为当众批评而影响其他孩子的创作,又保护了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巧用他的错误,萌发了他的创作新意,同时也避免了师生“针锋相对”后的“相见不欢”。
“批评和引导犹如教学中的一枚青橄榄,苦涩中透着甘甜,可以让学生开胃生津,回味无穷。”斯塔弗尔比姆曾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当我读到这句话时,突然对批评与表扬的艺术更加明确了,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我所教的低年级小学生,我总喜欢用“你真棒”“非常好”等词来表扬他们,可郑英老师却说:“表扬不是不着边际的戴高帽,到底好在何处?棒在哪里?是平时的学习基础好、学习习惯好、理解能力强?还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好,思维互相碰撞,彼此获得了启发?还是迷迷糊糊偶然碰到了点儿上?模糊的表扬只会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可见,无论是赞赏、奖励,还是批评、惩罚,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赏识并不排斥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批评和指正,表扬和批评犹如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了任何一方,天平就会失去平衡。唯有做到适当准确、适度得体、恰如其分,课堂才能在平淡中见到精彩,学生才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
尊重三尺讲坛,享受高光时刻;巧用错误资源,关注课堂生成;适度批评表扬,赏识提醒同行。课堂不仅是学生的主阵地,更是教师提升自我的舞台。潜心阅读,备好前行的行囊,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内心追寻的轨迹,在曲径通幽处闻到缕缕书香,看到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