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双减”下传统家访不可丢
□张玉胜
  市民徐女士的女儿在广东省广州市某公立小学读书,谈到家校沟通,她告诉记者:“小学六年,一般都是家长主动找老师沟通,孩子若没什么特殊问题,老师不会专门联系家长,沟通形式最多也就是打电话。六年来除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我们几乎没跟老师面对面交流过。”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受访家长普遍感觉孩子所在学校的家校联系种类比较单一、频次也较少。(5月8日《广州日报》) 

  在国人的记忆里,入户家访曾是教师教育学生最精准和最有效的方式,但随着电话、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的普及,这种家校沟通的传统方式却逐渐式微。众多家长诟病联系种类单一、频次少,折射出人们对完善家校沟通机制的诉求,同时也倒逼学校对传统家访方式进行反思与强化。
  曾经被视为有针对性了解具体学生家庭生活状况有效手段的入户家访,其渐趋式微很大原因是受到网络技术发达大环境的冲击与影响,而“双减”政策的落地,更似乎为传统家访式微祭出所谓“减负”理由。比如,生活节奏加快,让家长无暇接待教师来访;学校生源分散、课后服务延时,让教师没时间与精力家访等。这其实存在着对传统家访的轻视与误读。
  家访是基础教育中一种常见工作方式,一直为国家教育部门提倡与推广。相较于电话沟通和微信留言,入户家访确有“耗时”“费事”之嫌,但其“面对面”和“一对一”的沟通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践行教书育人宗旨,不仅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在校表现和理解孩子所思所想,还要了解其家庭背景与家教情况,而入户家访便可以让教师拥有身临孩子“成长现场”的特殊体验,这是线上家访的“隔空喊话”无法企及的。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入户家访可以让教育更具针对性、零距离和仪式感。同时入户家访是家校沟通、共育孩子的有效载体,也是社会考察教师、提升教育公信力的难得机会。因此,教师家访需要做足功课、有备而来。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解读“双减”政策的本质与内涵,积极创新教育管理与评价手段,建立和完善支持、激励教师家访行为的良性机制;要强化对教师家访的专项培训,提高其家访能力和沟通素养;要积极宣传,争取更多家长理解与配合,恢复教育应有生态,让线上沟通与入户家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