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两类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通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的结构性变革,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农村人口萎缩的还有农村教育,据教育部网站公开信息,“撤点并校”实施20年(从2001年到2020年),全国仅小学校数就从491273所减少到162601所,平均一天消失45所小学。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简称“两类学校”)是城镇化推进、乡村学校撤并和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城挤镇宿乡弱”的形态格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对于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让农村学生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因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目光要长远,要有底线意识,要确保“就近入学”“让每一个孩子有书可读”落到实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既要解决城区学校“挤”,也要让农村学校摆脱“弱”。办好农村“两类学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留在“小规模”学校上学的往往是那些无力进城家庭的子女,他们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人群,因而“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农村“小规模”学校依然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不会完全消失。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因而,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两类学校”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两类学校”的发展问题,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软实力。
各地政府要加大编制投放,尽快补充新教师,以实现新老教师有序更替;要严格落实国家给予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标准,实现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一方面,未来三到五年,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将进入退休高峰期,而受编制限定,新入编的教师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未来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再加上很多新入编的年轻教师往往被分配到偏远地区,因不能适应偏远地区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或是因为交通、择偶不便及发展空间受限等因素而主动离职的也不在少数,即使有留下的,也会通过“进城”考试等途径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尽管国家出台了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及教师周转房等优惠政策,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改善教师住宿条件,但新入编教师工资偏低,有些地方生活补贴未能及时足额发放,没有教师周转房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学校对年轻教师吸引力不足,进得来留不住。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村教师存量短缺问题必将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新入编的年轻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能力还是在班级管理能力上,都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而在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年龄断层现象较为普遍,在“老教师退了,新教师才有编可进”的现状下,老教师扎堆退休对新教师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办好农村“两类学校”,政府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学校建设国家标准,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标准及政策支持,保障农村“两类学校”的发展需求,实现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两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编制及岗位评聘政策,实现新老教师有序更替;要在评优、评先及骨干教师培养上向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倾斜;更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
乡村学校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与教育帮扶,更需要学校内部的主动作为与教育自觉,尤其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样才更有可能实现学校内涵优质发展。当前,教育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五项管理”“双减”等教育政策先后出台,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育人方式及中高考改革,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农村“两类学校”原本就教师老年化严重,办学活力不足,且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及活动场地,开展课后服务的资源也非常有限。课后延时服务全面铺开后,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延长。学校如何通过优化管理给教师减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的职业生活舒心又有活力,这对农村“两类学校”的管理者无疑是一个挑战,需要学校内部的主动作为与教育自觉,尤其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笔者认为,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我们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尊重“人性”为前提,构建“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其次,学校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要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最后,学校要畅通教师的职业上升通道。
此外,农村“两类学校”还要找准学校定位,充分整合特色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农村“两类学校”虽然条件不如城区学校,但也有自身优势,比如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山水自然,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农村“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可能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把“两类学校”办成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心,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科学、民主的种子,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这样的乡村教育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因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目光要长远,要有底线意识,要确保“就近入学”“让每一个孩子有书可读”落到实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既要解决城区学校“挤”,也要让农村学校摆脱“弱”。办好农村“两类学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留在“小规模”学校上学的往往是那些无力进城家庭的子女,他们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人群,因而“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农村“小规模”学校依然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不会完全消失。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因而,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两类学校”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两类学校”的发展问题,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软实力。
各地政府要加大编制投放,尽快补充新教师,以实现新老教师有序更替;要严格落实国家给予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标准,实现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一方面,未来三到五年,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将进入退休高峰期,而受编制限定,新入编的教师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未来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再加上很多新入编的年轻教师往往被分配到偏远地区,因不能适应偏远地区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或是因为交通、择偶不便及发展空间受限等因素而主动离职的也不在少数,即使有留下的,也会通过“进城”考试等途径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尽管国家出台了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及教师周转房等优惠政策,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改善教师住宿条件,但新入编教师工资偏低,有些地方生活补贴未能及时足额发放,没有教师周转房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学校对年轻教师吸引力不足,进得来留不住。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村教师存量短缺问题必将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新入编的年轻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能力还是在班级管理能力上,都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而在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年龄断层现象较为普遍,在“老教师退了,新教师才有编可进”的现状下,老教师扎堆退休对新教师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办好农村“两类学校”,政府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学校建设国家标准,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标准及政策支持,保障农村“两类学校”的发展需求,实现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两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编制及岗位评聘政策,实现新老教师有序更替;要在评优、评先及骨干教师培养上向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倾斜;更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
乡村学校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与教育帮扶,更需要学校内部的主动作为与教育自觉,尤其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样才更有可能实现学校内涵优质发展。当前,教育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五项管理”“双减”等教育政策先后出台,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育人方式及中高考改革,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农村“两类学校”原本就教师老年化严重,办学活力不足,且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及活动场地,开展课后服务的资源也非常有限。课后延时服务全面铺开后,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延长。学校如何通过优化管理给教师减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的职业生活舒心又有活力,这对农村“两类学校”的管理者无疑是一个挑战,需要学校内部的主动作为与教育自觉,尤其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笔者认为,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我们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尊重“人性”为前提,构建“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其次,学校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要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最后,学校要畅通教师的职业上升通道。
此外,农村“两类学校”还要找准学校定位,充分整合特色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农村“两类学校”虽然条件不如城区学校,但也有自身优势,比如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山水自然,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农村“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可能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把“两类学校”办成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心,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科学、民主的种子,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这样的乡村教育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