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搭建共生共长的师生新关系
□杨利茸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掌控课堂的建构权、话语权、问题分配权等,师生没有形成密切的共生应然状态,教师对学生内心需求关注不够,教与学融合程度差,基本上处于断层状态。学生被教师强制牵引,按照教师的心理预期和指令进行课堂活动,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合作与交流如“水中月、镜中花”。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不共生的课堂状态,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实现师生共长、共创、共享、共学。
  培育共生共长意识
  课堂中共生共长才能真正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使课堂成为成就自我、生命丰盈的舞台。首先,教师要理清教与学的内在关系。教与学本为一体,教是学的前提,也是学的起点,教的情况决定着学的效果,而学的内在需求决定着教的方向和目标,更是教师进行情境预设、问题筛选、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互为一体。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深刻剖析其内涵。其次,让教与学成为师生相互成全、相互激发的引擎。课堂上教师绘声绘色津津乐道地教,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的欲望与热情,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成为一种应然状态。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师生双方教学融为一体、共同提升,才是真正的共生共长。最后,教与学的过程是问题不断涌现的源泉,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课堂的掌握能力。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与解答千差万别,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活动中。可见,课堂既是教师发展的舞台,更是学生生命丰盈、个性张扬的舞台。
   搭建共生共长新格局
  师生共生共长的课堂教学应以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在师生共长的应然状态下,双方应站在对方内在需求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共生共长的和谐关系。教与学是一种基于合作基础上的协商与对话,通过合作交流、协商探究、成果共享,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同心协力,共同完成知识意义层面上的深度探究。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惯性认知,让师生对话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教师应深刻认识师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师生合作学习、协商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师生合作形成默契,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内心渴望与需求、忧虑与困惑。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内心变化,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合作学习。
  创设课堂管理新机制
  师生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互动交流为方式,将学生纳入课堂管理的系统之中,使师生共同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体,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师生都是课堂活动的经营者、组织者、管理者。师生作为课堂的共生主体,要想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教师就必须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同样,教师要自我调整,释放内心的激情,使师生激情相融,迸射出思维碰撞的火花。
  总之,师生共生共长关系包含着丰富的底蕴和内涵。但从本质来看,教与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融为一体。只有双方共生共长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谐、自然、紧密的教学关系,搭建起师生发展的新格局,彻底解决师生融合不够、合作欠缺、课堂缺乏活力等束缚学生成长的桎梏。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公刘中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