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
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是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好老师。
有幸,在我教师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是我师德的榜样,正是这样的榜样让我见贤思齐,让我学会义不容辞、躬身笃行、业精于勤。
义不容辞
——用生命托起师魂
2021年6月1日,儿童节,重庆。当晚,一段感人而悲壮的视频在我的微信群、朋友圈快速传递,看到视频中的画面时,我被深深震撼:湍急的江面上,十几名市民组成一道“人链”,手挽着手、呼喊着,延伸至滚滚江心,将一个溺水的孩子托举传递。而远在江心一个只露出头的模糊影子,载浮载沉逐渐消失于江水中……次日,噩耗传来,视频中那位消失的救人者在跳入江中连续救起两名落水儿童后,终因体力不支沉入江心。他就是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的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时,既感惋惜痛心,又感师德高尚。如果是我,我会如何选择?我会犹豫吗?我会迟疑吗?我会怎么办?英雄王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舍生忘死,用生命托举生命,用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用生命谱写了人间大爱。
他让我认识到:师德是奉献。他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以王红旭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我、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学习他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以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的挚爱,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做有情怀的教育者。
躬身笃行
——用行动诠释师德
9月16日7:00,学生陆陆续续踏入校园,开启崭新的一天。曹贤书老师早已经开始了日常“巡楼”,他一边和老师们问好,一边招呼学生进入教室读书。孩子们对这个身材高大的年级主任很熟悉,都亲切地称呼他“曹伯伯”。
他育人30余载、为人谦虚、质朴和心细。他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和追求高目标的坚强意志,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和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能力。他曾说过:“处处皆学问,贵在多留心。”他严于律己,以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见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每次教研组活动一结束,他立马整理教研成果,形成教研文档,以便于提高组内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他常说:“我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我都在做!”每每听到曹老师的感叹,我不由得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他让我认识到:师德是态度。教师是个职业,同时也可为一生之事业,教书育人是个体力活也是良心活,我们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取得教育成果的高度,作为青年教师就应该多学习、多专研,向长者学,向师者学,向同行学。同时要认识到学校是个大家庭,师生之间、同事之间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教师个人要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以集体利益为重,随时做好牺牲自我利益为大局着想的准备。
业精于勤
——用专业成就精彩
“春蚕吐丝丝丝不断,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刘晓明老师生病期间,尽管嗓子痛得厉害,可他还是坚持给5个班的学生上课,仍旧做到话语清楚、课堂生动。课下,被一群学生围住问题,依然耐心有条理地讲解。正是这样的业精于勤,成就了他的精彩课堂和人格魅力。
他,不苟言笑却又妙语连珠,学识渊博却又平易近人;他,教学理念独特,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同步;他,以“严、实、爱”的教学态度,“启发、点拨、循佑”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直话曲说、急话缓说、严话宽说。
他曾对我说:“你要多看书,多看通史书籍。当老师,三年看你的出路,六年看你的高度。”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在备课活动开展过程中,刘老师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就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与组内老师交流探讨,让我们深感他的深厚学识和人格魅力。他在历史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大家在他的课堂上轻松学习,得到进步。他让我认识到:师德是责任。只有对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是他们,让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我将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有幸,在我教师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是我师德的榜样,正是这样的榜样让我见贤思齐,让我学会义不容辞、躬身笃行、业精于勤。
义不容辞
——用生命托起师魂
2021年6月1日,儿童节,重庆。当晚,一段感人而悲壮的视频在我的微信群、朋友圈快速传递,看到视频中的画面时,我被深深震撼:湍急的江面上,十几名市民组成一道“人链”,手挽着手、呼喊着,延伸至滚滚江心,将一个溺水的孩子托举传递。而远在江心一个只露出头的模糊影子,载浮载沉逐渐消失于江水中……次日,噩耗传来,视频中那位消失的救人者在跳入江中连续救起两名落水儿童后,终因体力不支沉入江心。他就是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的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时,既感惋惜痛心,又感师德高尚。如果是我,我会如何选择?我会犹豫吗?我会迟疑吗?我会怎么办?英雄王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舍生忘死,用生命托举生命,用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用生命谱写了人间大爱。
他让我认识到:师德是奉献。他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以王红旭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我、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学习他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以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的挚爱,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做有情怀的教育者。
躬身笃行
——用行动诠释师德
9月16日7:00,学生陆陆续续踏入校园,开启崭新的一天。曹贤书老师早已经开始了日常“巡楼”,他一边和老师们问好,一边招呼学生进入教室读书。孩子们对这个身材高大的年级主任很熟悉,都亲切地称呼他“曹伯伯”。
他育人30余载、为人谦虚、质朴和心细。他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和追求高目标的坚强意志,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和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能力。他曾说过:“处处皆学问,贵在多留心。”他严于律己,以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见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每次教研组活动一结束,他立马整理教研成果,形成教研文档,以便于提高组内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他常说:“我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我都在做!”每每听到曹老师的感叹,我不由得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他让我认识到:师德是态度。教师是个职业,同时也可为一生之事业,教书育人是个体力活也是良心活,我们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取得教育成果的高度,作为青年教师就应该多学习、多专研,向长者学,向师者学,向同行学。同时要认识到学校是个大家庭,师生之间、同事之间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教师个人要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以集体利益为重,随时做好牺牲自我利益为大局着想的准备。
业精于勤
——用专业成就精彩
“春蚕吐丝丝丝不断,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刘晓明老师生病期间,尽管嗓子痛得厉害,可他还是坚持给5个班的学生上课,仍旧做到话语清楚、课堂生动。课下,被一群学生围住问题,依然耐心有条理地讲解。正是这样的业精于勤,成就了他的精彩课堂和人格魅力。
他,不苟言笑却又妙语连珠,学识渊博却又平易近人;他,教学理念独特,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同步;他,以“严、实、爱”的教学态度,“启发、点拨、循佑”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直话曲说、急话缓说、严话宽说。
他曾对我说:“你要多看书,多看通史书籍。当老师,三年看你的出路,六年看你的高度。”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在备课活动开展过程中,刘老师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就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与组内老师交流探讨,让我们深感他的深厚学识和人格魅力。他在历史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大家在他的课堂上轻松学习,得到进步。他让我认识到:师德是责任。只有对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是他们,让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我将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