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不能“光说不练”
□付 彪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4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9%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够强。83.7%的受访家长对孩子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表示满意。但也有68.9%的受访家长指出学校安全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实操。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旨在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自2019年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以来,安全教育在学校不断得到加强。但也要看到,有些学校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实操,效果不尽如人意。
  安全教育,效果为先。到位的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而应更多地落实到演练中、生活中,通过持之以恒的实操演练,让中小学生在面对意外时形成“肌肉反应”,迅速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选择恰当的方式实施自救或救人。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遇到意外或突发事件时,往往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不懂得如何自救或救人,甚至枉送了宝贵生命。一份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发现同伴落水后,高达30.55%的学生会选择“手拉手”救人。
  安全教育要正确传授知识,更要着力提升技能。《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提出,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依法对学校开展“每月至少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及安全知识教育督导,同时完善有关强制性规定以及对在校师生的技能考核,倒逼学校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常态化开展防火、防震等应急逃生演练,以达到“授人以渔”的实效。
  对学校来说,需破除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警惕将安全教育形式化、边缘化、表面化等不良倾向。只有切实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次次演练,一次次积累经验,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一旦遇到意外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自救逃生、互救共生。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