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提升育人能力,促进“双减”见效
□张芬萍 薛世成
  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育人能力,促进“双减”落地见效。
  教育理念注重“新”。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双减”能否落地,能否有实质性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进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减负不减质的理念,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以此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备课设计着眼“实”。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是教学基本环节中的首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助力减负,教师必须从认真备课做起,坚持做到围绕“一个目标”,做到“两个了解”“三个熟悉”,抓好“四个设计”,即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做到全面了解学生身心特点、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深度熟悉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熟悉学科蕴含素养;精心设计教法学法、设计课堂练习、设计拓展延伸,设计实验、实践。最大可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构建“优”。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安排好课堂节奏,营造宽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鼓励学生展开师生辩论、生生辩论,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共同探究得出结论,以真正实现由“教知识”到“教方法”,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由“教师强求”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努力构建最优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改革作业抓好“质”。“双减”重点减的是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以作业“减数量、提质量”为目标,紧扣学科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心“备题”,细心“选题”,多布置一些“量少质高”和“基础+特色”的作业;多布置一些合作探究和实践作业;多布置一些灵活有趣和有个性、弹性的作业,努力形成内容丰富、分层分类、阶梯式的作业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真正实现作业负担减下去,教育教学质量提上来。
   评价方式突显“公”。为了适应“双减”要求,我们就应该破除唯分数的评价标准,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多维评价,让每名学生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能受到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总之,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量提质”,我们必须多些思考,多些研究,与时俱进、力争做一名思想品质优、业务素质高,育人能力强、兴趣爱好广的教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