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个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与重视,相应的教学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着重围绕课程核心素养创新与优化教学,探索出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作为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当具备的意识、能力、品质等的集合,其自然与学生的全面成长及终身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就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其一,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最契合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步积累和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真正做到在不同的需求、情境、课堂教学、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方面实现良好发展。
其二,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并非指对数字进行计算,而是基于计算机科学概念而形成的信息技术课程思维,其强调通过多个层次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与处理,同时形成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是信息化时代所有公民都应当具备的重要思维。
其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对初中生而言,不管是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与应用中,还是在生活乃至成长发展方面,都需要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对学习资源与工具进行合理利用,掌握先进的学习理念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借助数字化与工具将创新理念、想法等付诸实践。
其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正确认识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并能在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的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主动维护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兴趣只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为前提,合理调整与优化课程教学,尽可能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才能为教学质效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对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等有清晰、全面、正确的认知,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进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适应学生需求,调整与优化教学,构建起令所有学生都感兴趣的教学模式。
2.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信息意识培养
教师不仅要从课堂教学层面强化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还要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合理引导,使学生在遇到生活问题或者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时,有效利用各种信息,真正形成贯穿始终、全面应用的信息意识,而非仅仅在课程学习与课程技能应用方面有意识地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处理。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畅游齐鲁》第1课《策划准备》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内容,引导学生确定选题、编写脚本、搜集整理素材,从而有效收集处理与齐鲁之地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以所在城市为核心,指导学生收集城市的发展历史、综合情况等相关信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以教材中提供的方式作为导向,在确定选题后编写脚本并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科学整合与综合处理,最终为电子杂志的制作奠定基础。通过这种将课程教学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全方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3.合理设置问题与任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思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可以视作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各种思维的集合,核心与重点在于以信息思维去解读相关内容,并在理解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价值与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尤其体现在解决问题层面。实际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软件、技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载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强化问题性与任务性,通过合理设置问题与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有效利用所学知识及技能,最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会得到有效锻炼。久而久之,学生将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能形成基于信息化思维对各种事物、问题等进行综合思考的习惯。不管是设置问题还是任务,教师一定要围绕最终的目标,形成多个具有衔接性的小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式,一步步实现各个目标,最终达成总目标。这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计算思维的锻炼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畅游齐鲁》第2课《设计外观》时,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带领学生学习并掌握修改幻灯片母版、保存模板的方法。基于此进行创新和拓展,要求学生在《畅游齐鲁》这一电子杂志中增加本市相关的内容,而学生则能基于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思考,并对最终的目标层层分解。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与信息挖掘与利用,通过所学的幻灯片操作方法,设计相应内容,利用PPT模板设计出构思独特奇妙、图片选用得当、色彩搭配合理且富有表现力的外观,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计算思维。
4.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
加强对学生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从本质上而言,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是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体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促使学生自行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收获学习成果,逐步提高相应的应用实践能力并实现有效创新。通常可以将小组合作法、问题导向法、情境探究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与数字化资源、工具等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创新,让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对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控制技术》相关内容时,鉴于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抽象,难度较大,故而教师提前准备了微课视频,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观看微课及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找寻各种资源完成自主学习。通过这种充分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5.借助经典案例,强化信息社会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各种经典案例,不管是正面案例还是反面案例,都能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同时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在研究、探索、讨论案例的过程中逐步强化信息社会责任。自计算机、互联网问世以来,信息社会责任便越来越受重视,也出现了不少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搜集与整合相关案例,并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案例,借助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其信息社会责任感。
综上可知,核心素养培育任务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任务,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落实。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转而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支撑,以实践经验和持续优化为要点,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关键,合理创新并优化教学,持续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