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游戏教学法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游戏与教学紧密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实效性,逐渐掌握知识的获取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使知识富有活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在玩中知事明理。
一、游戏教学法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单纯的知识传授让学生觉得语文十分枯燥,缺乏情趣,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灵活地将游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将变得生气蓬勃,学生参与积极性会明显提高。教学中为了完成语文教学预期目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及生理特征全面践行游戏教学法。例如,在讲解《春天来了》时,教师可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相关知识。比如举手抢答与四季有关的词语、事物。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时,学生需举手抢答:“我最喜欢冬季。”最先回答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其次,语文教师还可组织绘画游戏,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季节画出来,然后用简明扼要的语句进行描述,最后通过评比筛选出最好的作品给予奖励。植入游戏能有效化解学生的语言焦虑情绪,增加语文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游戏教学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贪玩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可通过游戏教学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研究表明,6岁到12岁孩子的注意力通常是25分钟。所以,语文教师应通过游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字词句的记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如学习《过春节》时,老师可组织语文接龙游戏,从第一个学生开始,说出自己认识的糖果、水果,然后拼读出来,如果谁拼读错了,就要上台表演节目,大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词语的记忆。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应用
1.创设游戏情境,学习字词。语文学习最基础是字词句的学习,这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语言感知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词语的学习比较枯燥,许多语文教师按部就班,让小学生跟读声母、韵母、词语及短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萌心初开的小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随机将字词卡片发给学生,手中持有某个字词的学生应站起来回答,如果哪位同学回答慢了,就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个小小的表演。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融入到字母或者词语的学习当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这些语文知识。
2.将游戏融入语文词语教学。课文生字学完后,便是语文词语的学习,有了丰富的词语做基础,才能够进行句子和作文的创作。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当踏踏实实进行词语学习。词语就相当于建筑中的地基,没有扎实牢固的地基,就无法建立起万丈高楼。教师可使用“你表演,我来猜”的游戏,引领学生学习。将学生分成两组,每个小组安排一部分学生背对着词语墙,其余学生根据语文词语的意思来做出适当的表演,由背对着词语墙的学生拼读出该词语。当学生了解详细规则以后,教师负责计算时间,两个小组的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猜词语与表演。哪一组猜对的词语多,哪一小组就获胜。这种游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语文词语表演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与理念,既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学生灵活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师要将游戏融入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好学、善学,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渴望的课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西坡白保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