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提升核心素养变革育人方式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浅析
  □杨许红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引导教师变革地理课程育人方式,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新课标的变化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强调学段链接,
  注重学科融合育人

  新课标关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层级关系,首次对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的起点,重视教学的过程,重视学生成长的增量。
  新课标的“跨学科主题”部分强调注重学科融合育人,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并且从跨学科主题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和内容、学习形式、学习场所、学习评价五个方面作了解释,引导教师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地理实践特征,以实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新课标在“跨学科主题”部分的阐述全面详细,在目前校际不均衡的背景下,学习、理解、践行新课标可以有效推进教育公平。
   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加强课程整体设计

  地理课程内容结构的设计仍然基于核心素养,以学科大概念、大任务为基本载体,引导教学由以知识点讲授为主的碎片化教学向以学科大概念统领的整体化教学转变,同时引导教师以真实的实践活动为突破,从根本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育人方式,回归教育本原。
  新课标立足时代背景和育人目标,对2011年版课标中的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的突出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新增“地球的宇宙环境”部分,使中学段地理课程内容系统性更突出;将“地球仪、地图”相关内容调整至“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单独设置;增加“跨学科主题”部分,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少于总课时的10%,并在附录中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示例。
   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广度
  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是新增部分,在“学业质量”内涵中提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统一,可有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等,“学业质量”要求既可以作为地理学科考试命题难度的依据,也可以对日常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增强课程实施指导,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
  新课标将2011年版课标的“活动建议、说明”调整至对应主题的“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增强了课程实施指导的力度,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
  “课程实施”部分新增了“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教师培训”部分强调课程标准培训要突出核心素养反映的课程育人价值,以重点阐释地理课程内容的新结构、加强地理实践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要求为培训的主体内容。“教学研究”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借助地理教研团队及时解决课程标准落实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用团队的力量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的颁布,将迎来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广大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解并践行新课标,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要求,逐渐变革育人方式,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