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小神农”课程:让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
□阎利娟 王筱丽 王 玥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学于2020年9月开发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小神农”中医药文化课程,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建设,助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以“知识学习结合实践体验与活动参与”为课程框架,研发“小神农”中医药文化课程,开展校本课程实施。
  全面覆盖,多维度传承中医药文化
  该课程以课内基础知识学习为主,与课外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构建一至六年级“小神农”课程教学框架,在识百草中了解中药起源,在生活馆培养养生观念,在药膳房感受合理饮食,在运动会中体味运动的益处,在养心堂懂得心情对身体的影响,在中医院了解现代中医技术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以多维度引领学生体会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助力学生学会生活、智慧生活。
  为持续给课程提供专业理论支撑,我校积极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建立良好合作,成为“中医药文化基础教育实践基地”,并定期邀请中医院专家学者进校为师生开展讲座,传播中医药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健康技能实践平台,为教职工分享日常保健知识等,切实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
  探索创新,多渠道促使中医药文化落地
  教学内容有层次。一至六年级学生分别以识百草、生活馆、药膳房、运动会、养心堂、中医院六层次为学习内容,着力引领学生认知中草药,感知中医药文化与生活、饮食、作息、运动、情绪的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中医药文化之博大,该课程各年级教学主题层次分明、主题明确、互相联结,助力学生在学习中架构起中医药文化的整体风貌,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生成较为完整的概念认知,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形式多样。在常规授课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实际,以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将中医药文化寓于戏剧之中。学校师生以人物传记、故事叙述等内容,通过戏剧表演这一形式展现弘扬中医药文化,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原创戏剧《小神农医药馆》《李时珍〈本草纲目〉》《“小神农”中医药课程麦冬之天降良医》等,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
  融合教学促进深度学习
  各学科积极开展“小神农”中医药文化融合课程活动,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实践感知、开阔视野、不断成长。
  针对桂花化痰、散瘀等药用功效,在秋季桂花开放的时节,积极开展《寻香记·桂花》融合课程,带领学生走进公园、亲近自然、实地体验、感知桂花的药用功效,观察并记录秋日里桂花的特征。结合文学作品深入赏析桂花,在角色扮演中发现桂花的作用,在品尝与制作中了解人们对于桂花的使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桂花,共同深入探索桂花的秘密。
  结合麦冬根部的药用功效,以“你是韭菜吗?”引导学生研究麦冬这一常见却不被人们熟知的中药,共同深入探索麦冬的秘密,通过调查和探究,设置“话”麦冬、“知”麦冬、“绘”麦冬等环节,全方面引领学生走进中药麦冬。
  通过这些融合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医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爱上中医药,爱上传统文化。
  鼓励亲身体验,感知中医药文化风雅
  制香囊,手工制作中药香囊,在体验手工制作乐趣的同时,增进中医药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绘中药,在扇面、纸上绘画中药,在线条勾勒与色彩渲染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中草药的形态与风貌。做饮品,通过采摘中草药薄荷,准备各类原材料,动手调制饮品等实践环节,了解中药的药性和药效。写笔记,完成中药植物笔记,深化学生对中草药植物的认识与了解。
  场馆建设打造实践基地
  学校建设了“小神农”中医馆,为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基地。以“小神农”中医药文化课程为切入点,馆内设立各类板块,从丝绸之路的中草药介绍、十大名贵药材展览、中医养生疗法、中医与运动、情绪与健康等维度构建情境教学环境。在“小神农”中医馆外搭建有中草药“百草园”,引领学生自主种植与维护多种中草药,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
  中医药文化传承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支撑,我校将不断探索,以学生发展为基点传承好中医药文化,持续构建新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为持续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添彩。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