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阅读经典:生命里最惬意的遇见
□任长安
  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阅读,也是一种最惬意的修行,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自身生命的文化基因,与先贤对话,与灵魂对话。如《平凡的世界》与《围城》对于我来说,在不同的境遇下阅读,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

  《平凡的世界》:
  艰难日子里遇到你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关于责任和尊严的叙述。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王满银、孙玉厚老人,这些人仿佛就生活在我身边。书中这样写少平吃饭:“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是的,正是因为贫穷,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才使他们躲避公众的目光来悄然地取走自己那两个不体面的黑家伙,以免遭受许多无言的耻笑!”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连阴雨多,外婆做了一种玉米和红薯面和在一起的饭食叫“锅贴”。我端起碗蹲在屋檐下准备吃饭,屋顶的雨滴忽地落入碗里,房檐水的油污搅在饭食里。吃吧,会时不时地反胃呕吐。不吃,今天中午就要饿肚子,更舍不得把外婆的劳动果实浪费掉。人生在世,谁不艰辛,谁不自尊?读着读着,竟忍不住眼眶湿润。
  我和路遥先生是乡党,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从孙玉厚到孙少安、孙少平,他们一代又一代传承着生命的质朴和硬朗。当明媚的阳光再次升起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经随着年轮躲进黑暗。当城市化对他们发出诚挚邀请的时候,他们的身躯已经与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坚定地选择隐居在乡村而且无怨无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欠这一代人一个敬礼,正是有了他们充满痛苦的艰难挣扎,我们才能从容地走进新时代。
  《围城》:
  迷茫日子里遇到你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这是《围城》里最流行、最惹火的句子。《围城》是一部关于婚姻家庭题材的小说,又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婚姻家庭的小说。《围城》的骨子里是中国知识分子试图解码文化基因、冲破围城的灵魂觉悟。
  第一次读《围城》,是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围城》的盛名而阅读。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对“方鸿渐”是喜欢、羡慕,又有些看不懂,家世不错的他,在该努力的年龄,选择了得过且过,不肯吃苦,终而平庸度一生。
  第二次读《围城》,是在乡下教书,晚上躺在床上透过屋顶的缝隙看月亮,睡不着觉再读《围城》。过来人都知道:乡村教师自以为是个“公家人”,但是要在乡村找个媳妇又谈何容易?
  第三次读《围城》,是在已过不惑之年后,感怀“选择也是煎熬”之时三读《围城》。《围城》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生处处都是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许多时候,不管有千万条路,你只能选择一条路。那条“未选择的路”也许熙熙攘攘,也许人迹罕至,你选择了就得义无反顾,“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第四次读《围城》,是在经历了一些世事艰难之后,领悟到了一些“作者”对人类“文化困境、精神困境”的深刻思考。《围城》中的不少人物都患有媚洋情结,但潜意识里却处处以“中学为体”,这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文化认同。作者对西方现代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乃至于整个现代文明、人生的深入思考,凝结着一个人群对人类生存状况和生存状态的根本性反思。
  阅读经典是生命里最惬意的遇见。“你”在诉说,我在倾听。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