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读书予我
□高喜妮
  第27个“世界读书日”踏着春的节拍就要来了,最美一年春好处,正是少年读书时!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读书时光,成长的岁月中,读书给予我些什么呢?
  身为70后的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是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学前和整个小学阶段,概念中所谓的书本,几乎就指的是课本。课外书籍很稀缺,偶尔能遇到一本,不管是什么书,我都有兴趣看。一些有关读课外书的场景,时常在我的记忆中浮现。
  我记忆中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在灶火旁和母亲同看的一本小人书。大约是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冬天的晚上,整天忙碌的母亲竟然从邻居家借来了一本连环画。灶膛里柴火的燃烧,红通通暖和着整个窑洞。母亲抱我在怀里,一边添柴烧火蒸锅里的馒头,一边带着我一起看小人书。书的名字我早已忘记,但清楚记得书里讲的是一个贫困的母亲,在漫天大雪中乞讨到一个馒头。母亲舍不得自己吃,就带回家给两个孩子吃。姐姐也舍不得吃要给弟弟,弟弟却硬要给生病的姐姐吃。当时我和母亲都泪水涟涟。从此我对小人书就有了一种亲近喜爱之感。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比玩耍更吸引我的东西。那晚看书的母亲,慈爱祥和的美丽形象从此扎根在我的记忆中。是读书,让我体味到了母亲的陪伴给我的温暖和幸福。
  之后,原来不爱串门的我就喜欢东家走,西家玩。到了人家家里,总希望能看到书。看见了书,就和人再也不说话,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书。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县城打工的三姐给我买了一本《少年文艺》。那时正是我快小学毕业的期末时光,当我读到其中的一篇写离别母校的不舍情感的文章后,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回味了好半天,心中莫名地涌流出毕业离别时的恓恓情愫。之前没人和我有过这种情感交流,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跟我共享了此情此景。我觉得我在书本中遇到了一位好友,我们相谈甚欢、彼此共鸣!那一刻的我长大了很多。后来,渐渐成年,也有了世俗羁绊,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很少能有人可以推心置腹般地促膝交流。而在书籍里,就可以一直放飞心灵、无羁无绊地找到很多情感宿地。读书,曾让我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
  小学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在找书、读书中度过。我爱上了读书。上中学后学业加重,我忙里偷闲看了几本小说。能记起来的有琼瑶的《窗外》《月朦胧鸟朦胧》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量贫瘠。上师范后我终于有较好的条件读书了。学校的阅览室我常去借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周末的早晨或下午,坐在草地上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曾相继看了一些名著,比如巴金的三部曲:《家》《春》《秋》,还有《红楼梦》《创业史》《平凡的世界》,读这些书的时间地点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我都记忆犹新。
  记得上师范晚自习的时候,我正在认真看柳青写的《创业史》,被书里面的情节鼓舞和感动时,班主任老师从我身边走过。他看了一眼我读的书,说:“这年头还看这书?”老师的意思大概是《创业史》都过时了,奇怪我这个年代的学生竟然对这本书有兴趣。老师的话,让我觉得心有不适。我当时就认为老师的见解失之偏颇。名作都是当年岁月积淀下来的精华,不是说过了那个时代,就不用再看那个时代的名作了。读书让我增强了对事物的判别能力,提炼了我的思想认识。
  如今人到中年,手捧一本想看的书,想全身心地与书本共度岁月静好,往往化作了期望中一件奢侈的事。但我一如既往地渴望在书中汲取精神养料,我时常把读书改为听书,以满足不能手捧墨香的精神饥饿感。我坚持在微信公众号里订阅一些听书的栏目,听读中外名著、名家名作。当我心有千千结的时候,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听书让我的情绪安宁很多,踏实很多。
  成长的岁月中,读书相伴。洗尽铅华方本色,读书是为找到真正的自己。书中有心中那个遥不可及的自己——那个我向往的自己的模样!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