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双减”下中小学教师要苦练三项内功
□李尧堂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未来,更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教育“内卷”的背景下,为了达到上“名校”的目的,义务教育阶段本应学基础的中小学生陷入了自我增负的怪圈,早早地背上重书包、戴上近视镜,使教育逐渐脱离了育人的本质。值此之际,党和国家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推进和实施“双减”政策,为了实现给中小学生减负的目的,提出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的工作目标。
  “双减”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多方协同发力,而学校作为“双减”的主阵地,如何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同时“提质提效”,成为摆在学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教育的根本在学校,学校的关键在教师。“双减”政策下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切实提高责任担当,提高课堂教学和协同育人的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要练好责任担当的内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双减”过程的重要一环,教师能否坚定政治立场,担起时代重任将直接影响“双减”政策的实效。一方面,“双减”政策聚焦校外教培机构,力求通过教育与资本的脱钩达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目的,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力量,大量校外培训机构从“明面”转入“地下”、由教培辅导转型为家庭私教,使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想要实现标本兼治,就必须从教培机构的关键即教师层面入手,通过政策宣讲让中小学教师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随“双减”政策同时落地的课后延时服务,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5+2”模式和假期托管服务的出台意味着教师工作时间的变相延长,但由于课后服务配套的激励机制和相应政策尚未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教师的积极性与教育热情。在此情况下,为实现“双减”政策真正落地,需要政府和学校完善配套保障机制,厘清教师义务边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中小学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牢记育人使命,助推“双减”工作顺利落地生根。
   教师要练好课堂教学的内功
  教师不仅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体,也是“双减”政策最直接的实施者,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的退场改变了以往“课上不会,课后补习”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校教学育人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与此同时,“双减”政策对课后作业时间的严格规定使延时补习和题海战术失去了空间,如何在更少的时间里将知识教授给学生成为中小学教师新的考量。广大教师必须意识到“减压”不等于“0压”,“双减”不同于“快乐教育”和“宽松教育”,其本质是减去不必要、重复的学业负担,因此教师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实现以“质”补“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优化作业设计,在改变模板教学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契合“双减”政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练好家校协同育人的内功
  “双减”在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和教育焦虑的同时又给家长带来新的困扰,“双减”政策将课外培训的时间归还给学生和家庭,这固然可以减轻不同家庭因校外培训支出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但也使得家长所承担的监护和教育责任加大。一方面,在校外培训离场和课程作业减少的双重影响下,学生空余时间大幅度增加,但相较于富裕家庭而言普通家庭和留守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孩子进行监管,如何防止学生将空余时间投入到游戏、短视频成为家长需要解决的新的难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双减”虽然致力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但在我国“成绩决定论”的升学机制下,部分家长迫于升学压力选择亲自为孩子补课,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在辅导过程中非打即骂和“咆哮式”教育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无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作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中小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在日常生活中兼顾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健康,借助家校沟通交流平台消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心态,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形成家校协同减负的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